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14日午后,站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qū)青海片區(qū)大拉洞管護站的院子里,正對面就是牛心山。牛心山頂?shù)陌籽┰诹胰障路褐y光,與山腳墨綠的祁連圓柏林形成強烈反差。
“今天下午我們?nèi)ゴ罄磵{巡護,先開車走,沒路了再徒步一段。無法達到的區(qū)域,就交給我們的‘飛手’。”大拉洞管護站站長德康安排巡護任務,管護員們著手準備巡護裝備。
大拉洞管護站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zhèn)卡力崗村大拉洞峽口處,負責巡護區(qū)域涵蓋八寶鎮(zhèn)5個行政村,核心區(qū)面積達9000多公頃。
“相對于其他管護站而言,我們管護站最明顯的特征是山架較大,巡護難度高,光靠人力很難到達,尤其核心區(qū)是無人區(qū),一般控制區(qū)邊緣僅有8戶牧民。”德康告訴記者,大拉洞管護站巡護壓力大,從管護站出發(fā),皮卡車拉著摩托車走十幾公里,沒路后騎摩托車再走個把小時,期間還要徒步,冬季如果要進入核心區(qū)巡護,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
大拉洞管護站所負責的巡護區(qū)域內(nèi)分布著大面積的天然林,也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qū)青海片區(qū)生物多樣性最完整的地區(qū)之一,有雪豹、猞猁、荒漠貓、豹貓等諸多“明星動物”。
巡護難度雖大,但野生動物疫病和林木病蟲監(jiān)測不能松懈。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助力下,“天眼”巡護應運而生。
當天,記者跟隨管護隊員前往大拉洞峽深處開展巡護任務,車開出沒一會兒就停下來了,來自卡力崗村的巡護員馬成鈞指著路邊的河灘自豪地說:“去年7月,我巡護回來后,就是在這里拍到了雪豹‘失足’的畫面。雪豹突然跳出來,還嚇了我一跳。”

藍馬雞昂首挺胸。記者 張多鈞 楊紅霞 才貢加 攝
說話間,馬成鈞掏出手機,找出那段至今仍讓他興奮的視頻,畫面中一只雪豹穿過河灘,跳過河流,跳到懸崖上,沒想到雪豹沒站穩(wěn),腳一滑又掉進河里,甚是滑稽。緊接著,雪豹又縱身一躍,跳上懸崖,抖了抖身上河水,跑進茂密的樹林。
巡護任務還在繼續(xù),車到斷頭路就是開始徒步,山坡并不算陡峭,陽面是高聳的石山,陰面是茂密的灌木林,馬成鈞說:“如果早來幾天,這片灌木林中能見到成群的藍馬雞。”
話音未落,一聲鳴叫傳入耳中,“藍馬雞,快找!”
大家屏氣凝神,死死地盯著遠處的灌木林。等待許久后,一道藏藍色的身影在灌木林悠閑漫步,頭頂兩撮白毛朝天,鮮紅的眼袋格外鮮艷。
“沒錯,就是藍馬雞。”
只見藍馬雞慢悠悠地來到一處凸出的石崖上,昂首挺胸,不時朝天高鳴。
“這幾天的藍馬雞正在抱窩,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xiàn),它這是在呼喚伴侶。”
正當記者趴在地上,相機快門咔、咔、咔響個不停時,馬成鈞彎著腰,躡手躡腳地跑過來,壓低聲音說:“快看那邊,有狍子。”
順著馬成鈞手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一只像鹿的動物在灌木林中穿梭,跑向山頂,這也是記者第一次見到狍。

無人機巡護。記者 張多鈞 楊紅霞 才貢加 攝
接下來的巡護任務,交到了“飛手”蘇金元手中,他操控無人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巡護,返回前還拍了素材,這些風景素材將用于宣傳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qū)青海片區(qū)。
“以前巡護是真難啊!有時摩托車壞了,被困在山里,有時摔傷了,只能咬牙堅持,F(xiàn)在方便了,有路的地方,靠雙腳巡護,到不了的地方,飛機一上去,分分鐘就能完成任務。”望著祖祖輩輩守望的這片山水,馬成鈞凝視遠山,滿懷希望。
當夜幕降臨,管護站的燈光依然明亮。從馬背巡山到“天眼”巡護,從肉眼觀察到紅外感知,大拉洞管護站管護員們正用智慧破解生態(tài)保護的難題,在這片雪山與密林交織的秘境里,將科技賦能生態(tài)守護,為萬物生靈筑起了更堅固的生存屏障。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