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圖說青海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團結和諧曲
——西寧市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個人故事集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徐順凱
發(fā)布時間:2025-11-22 10:50:43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各民族群眾心手相牽的“同心家園”、文化互鑒的“絢麗舞臺”、共同發(fā)展的“騰飛引擎”……近年來,飲馬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基層治理,以黨建為舵、文化為魂、共富為脈、共治為基,讓“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各族群眾如石榴籽般緊緊相依,多民族嵌入式居住,勾勒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動剪影。

  黨建領航,把穩(wěn)團結“定盤星”。“民族工作,根基在黨,力量在黨。”街道將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常態(tài)化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年均開展專題學習12次以上,確保上級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立“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領導小組”,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社區(qū)黨建、民生服務等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組建黨員“民族團結先鋒隊”,老黨員才仁、馬健等主動擔任網(wǎng)格員,2024年以來,入戶宣傳政策500余次,破解各族群眾“急難愁盼”100余件,讓鮮紅的黨旗在基層一線飄揚。

  文化鑄魂,搭建情感“同心橋”。“民族舞跳出同心節(jié)拍,八盤宴聚起團結情誼。”這是飲馬街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生動禮贊。街道以“我們的節(jié)日”為載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精心策劃“民族美食節(jié)”等活動10余場,吸引上千名群眾踴躍參與;刈宓目救、藏族的酸奶、漢族的餃子在同一張餐桌上飄香,各族兒女在歡歌笑語中領會到了“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的時代意義。街道匠心打造6處宣傳陣地:“明城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游園”里,孩子們圍坐學習民族團結知識;“石榴籽家園”中,各民族老人載歌載舞;在山陜會館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館”內(nèi),200余幅歷史圖片及100余件歷史文物靜靜訴說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共富同行,激活發(fā)展“強引擎”。“日子紅火了,團結的根基才更堅實;錢包鼓起來,共同的夢想才更璀璨。”街道依托大新街夜市,打造“籽籽同心‘夜’態(tài)萬千”特色品牌,促進民族團結與經(jīng)濟發(fā)展雙向賦能。夜市里,馬師傅的烤肉攤前排起長隊,藏飾品體驗攤前人山人海,漢族商戶的“西北老味道”吸引游客打卡……定期舉辦的舞蹈表演、服飾走秀讓夜市成為展示各族文化的“大舞臺”,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奏響了“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團結出彩”的三重奏,大新街夜市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報道,成為我省展現(xiàn)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碩成果的重要窗口。引進青海高原甄選商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就業(yè)崗位200余個,讓各族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

  聚力共治,筑牢和諧“防護盾”。“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街道創(chuàng)新“民族事務+全科網(wǎng)格”治理模式,將101個小區(qū)樓院劃分為12個網(wǎng)格,配備專職網(wǎng)格員12名、兼職網(wǎng)格員58名,以“有訴必應馬上辦”“全科網(wǎng)格”破解各族群眾各類訴求1400余件,群眾滿意度高達98%。借鑒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組建4支150人的群防群治隊伍,培育“阿娘志愿服務隊”“居民喧吧”等自治組織;刈灏⒛锺R玉梅帶領志愿者調(diào)解鄰里糾紛40余起;“居民喧吧”里各族群眾圍坐議事,將民族團結條款寫入《居民公約》,實現(xiàn)“小事不出網(wǎng)格、大事不出社區(qū)”。同時,開展普法宣傳20次,讓法治精神成為守護民族團結的“定海神針”。

 。▉碓矗何鲗幫韴螅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韻新風·文明拾光”短視頻征集評選結果公示
關于2025年青海省期刊重點專欄推薦結果的公示
西寧中華巷社區(qū):停車有位 矛盾有解
青海西寧冬季草莓即將全面上市
24H熱點
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東區(qū)大地常開長盛——聚焦青...
“天天念叨”的青海牦牛肉水餃
聲聲鋸木傳匠心:“尖扎木匠”的非遺傳承與致富路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青海:...
青海:攻堅執(zhí)行兌現(xiàn)“現(xiàn)實權益” 司法為民維護公平...
【山海同心 筑夢青!磕昃置淞700+,援青干部遞...
【家住黃河源】一生守護 則柔正青春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科技賦...
這個冬天,都蘭很溫暖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小辣椒”串起拉面產(chǎn)業(yè)致富鏈
熱點圖片
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東區(qū)大地常開長盛——聚焦青海西寧城東區(qū)“十四五”期間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系列報道之一
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東...
“天天念叨”的青海牦牛肉水餃
“天天念叨”的青海...
聲聲鋸木傳匠心:“尖扎木匠”的非遺傳承與致富路
聲聲鋸木傳匠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青海:礦山之上,再造智慧“青山”——“兩山”理念綠色礦業(yè)實踐(中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青海:攻堅執(zhí)行兌現(xiàn)“現(xiàn)實權益” 司法為民維護公平正義
青海:攻堅執(zhí)行兌現(xiàn)...
【山海同心 筑夢青!磕昃置淞700+,援青干部遞出溫柔“醫(yī)”靠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家住黃河源】一生守護 則柔正青春
【家住黃河源】一生...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科技賦能:青海治沙的“智慧密碼”——青海全力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zhàn)系列報道之三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團結和諧曲
——西寧市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個人故事集

西寧晚報
2025-11-22 10: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團結和諧曲
——西寧市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個人故事集

西寧晚報
2025-11-22 10: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團結和諧曲
——西寧市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個人故事集

  • 2025-11-22 10:50:43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各民族群眾心手相牽的“同心家園”、文化互鑒的“絢麗舞臺”、共同發(fā)展的“騰飛引擎”……近年來,飲馬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基層治理,以黨建為舵、文化為魂、共富為脈、共治為基,讓“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各族群眾如石榴籽般緊緊相依,多民族嵌入式居住,勾勒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動剪影。

  黨建領航,把穩(wěn)團結“定盤星”。“民族工作,根基在黨,力量在黨。”街道將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常態(tài)化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年均開展專題學習12次以上,確保上級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立“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領導小組”,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社區(qū)黨建、民生服務等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組建黨員“民族團結先鋒隊”,老黨員才仁、馬健等主動擔任網(wǎng)格員,2024年以來,入戶宣傳政策500余次,破解各族群眾“急難愁盼”100余件,讓鮮紅的黨旗在基層一線飄揚。

  文化鑄魂,搭建情感“同心橋”。“民族舞跳出同心節(jié)拍,八盤宴聚起團結情誼。”這是飲馬街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生動禮贊。街道以“我們的節(jié)日”為載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精心策劃“民族美食節(jié)”等活動10余場,吸引上千名群眾踴躍參與。回族的烤肉、藏族的酸奶、漢族的餃子在同一張餐桌上飄香,各族兒女在歡歌笑語中領會到了“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的時代意義。街道匠心打造6處宣傳陣地:“明城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游園”里,孩子們圍坐學習民族團結知識;“石榴籽家園”中,各民族老人載歌載舞;在山陜會館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館”內(nèi),200余幅歷史圖片及100余件歷史文物靜靜訴說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共富同行,激活發(fā)展“強引擎”。“日子紅火了,團結的根基才更堅實;錢包鼓起來,共同的夢想才更璀璨。”街道依托大新街夜市,打造“籽籽同心‘夜’態(tài)萬千”特色品牌,促進民族團結與經(jīng)濟發(fā)展雙向賦能。夜市里,馬師傅的烤肉攤前排起長隊,藏飾品體驗攤前人山人海,漢族商戶的“西北老味道”吸引游客打卡……定期舉辦的舞蹈表演、服飾走秀讓夜市成為展示各族文化的“大舞臺”,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奏響了“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團結出彩”的三重奏,大新街夜市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報道,成為我省展現(xiàn)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碩成果的重要窗口。引進青海高原甄選商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就業(yè)崗位200余個,讓各族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

  聚力共治,筑牢和諧“防護盾”。“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街道創(chuàng)新“民族事務+全科網(wǎng)格”治理模式,將101個小區(qū)樓院劃分為12個網(wǎng)格,配備專職網(wǎng)格員12名、兼職網(wǎng)格員58名,以“有訴必應馬上辦”“全科網(wǎng)格”破解各族群眾各類訴求1400余件,群眾滿意度高達98%。借鑒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組建4支150人的群防群治隊伍,培育“阿娘志愿服務隊”“居民喧吧”等自治組織;刈灏⒛锺R玉梅帶領志愿者調(diào)解鄰里糾紛40余起;“居民喧吧”里各族群眾圍坐議事,將民族團結條款寫入《居民公約》,實現(xiàn)“小事不出網(wǎng)格、大事不出社區(qū)”。同時,開展普法宣傳20次,讓法治精神成為守護民族團結的“定海神針”。

 。▉碓矗何鲗幫韴螅

作者 徐順凱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