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新時評
感恩奮進聚合力 團結實干繪新篇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5-11-12 07:53:01
編輯:孔令磊

青海日報評論員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11月11日,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西寧召開。大會全面總結五年來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的成就,表彰各行各業(yè)涌現出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全面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務。號召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斗姿態(tài),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省建設實現新躍升。

  此次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中,有的深耕高原鐵路線十余年,以精湛業(yè)務、暖心服務守護旅客平安,用實干踐行民族團結與責任擔當;有的以黨建引領筑牢民族團結根基,用暖心服務破解民生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有的堅守“人民電業(yè)為人民”,以堅強電網守護著三江源的光明與希望;有的搭好協作橋梁,聚焦產業(yè)、醫(yī)療、民生精準發(fā)力,以對口幫扶實效厚植民族團結土壤……他們在經年累月的堅守中凝聚心力,于守望相助的真情里升華情誼,共同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和睦、經濟穩(wěn)步增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壯美畫卷。

  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五年來,全省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始終貫徹“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重大要求,始終堅持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始終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始終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省建設,“四個與共”共同體理念、“五個認同”更加深入人心;加大民族地區(qū)投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進教育醫(yī)療均衡發(fā)展,物質基礎不斷夯實,居民收入穩(wěn)步增長,社會治安向好,社會基礎愈發(fā)牢固;大力推進文化事業(yè),“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省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必須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根本遵循,必須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必須堅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作為不竭動力,必須堅持把完善體制機制作為工作保障,必須堅持把“富腦子、聚人心”作為重要路徑,讓各族群眾在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中,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每一項任務的落地、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青海各族兒女的同心協力、齊心奮斗。要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健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制度體制,健全宣傳教育機制,在示范省建設體制機制上實現新躍升。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時代文明新風,在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上實現新躍升。打響“三交”旅游品牌、勞務品牌、社區(qū)品牌,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實現新躍升。在發(fā)展中促進各族群眾增收致富,在發(fā)展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發(fā)展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在促進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上實現新躍升。健全和完善民族工作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推動民族事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加強民族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在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實現新躍升。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省委召開專題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出席
2025省委議消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韻新風·文明拾光”短視頻征集評選結果公示
關于2025年青海省期刊重點專欄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海西寧新增一般債券實現總量和增幅雙提升
長江源村的幸福答卷
24H熱點
感恩奮進聚合力 團結實干繪新篇
【西海論壇】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西海論壇】“投資于人”為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經濟互嵌是織就民族團結的“金線”
【西海論壇】今日重陽,回家看看
【黨建新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西海論壇】人心聚,沙丘退
時評:以政協之智賦能新質生產力
【西海論壇】“文明實踐圈”畫到群眾心坎上
【江源新語】以實干鋪就高原通途——“懂感恩、有...
熱點圖片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在西寧舉行 祝衛(wèi)東作宣講報告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出席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
2025“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落幕
2025“山宗水源·大美...
東西部攜手共護“睛彩世界” 博愛助醫(yī)點亮光明未來
東西部攜手共護“睛...
用民族團結進步繪就西寧發(fā)展深厚底色
用民族團結進步繪就...
【輝煌“十四五” 改革譜新篇·走基層 看變化】“一張網”織就幸福家園
【輝煌“十四五” 改...
土豆破土生金 蠶豆飄香引客——西寧市湟中區(qū)海子溝鄉(xiāng)“雙豆”產業(yè)奏響豐收贊歌
土豆破土生金 蠶豆飄...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金融活水潤高原 建行服務惠鄉(xiāng)村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
【輝煌“十四五” 改革譜新篇·走基層 看變化】“一張網”織就幸福家園
【輝煌“十四五” 改...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感恩奮進聚合力 團結實干繪新篇

青海日報
2025-11-12 07:5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感恩奮進聚合力 團結實干繪新篇

青海日報
2025-11-12 07:5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感恩奮進聚合力 團結實干繪新篇

  • 2025-11-12 07:53:01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日報評論員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11月11日,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西寧召開。大會全面總結五年來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的成就,表彰各行各業(yè)涌現出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全面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務。號召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斗姿態(tài),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省建設實現新躍升。

  此次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中,有的深耕高原鐵路線十余年,以精湛業(yè)務、暖心服務守護旅客平安,用實干踐行民族團結與責任擔當;有的以黨建引領筑牢民族團結根基,用暖心服務破解民生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有的堅守“人民電業(yè)為人民”,以堅強電網守護著三江源的光明與希望;有的搭好協作橋梁,聚焦產業(yè)、醫(yī)療、民生精準發(fā)力,以對口幫扶實效厚植民族團結土壤……他們在經年累月的堅守中凝聚心力,于守望相助的真情里升華情誼,共同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和睦、經濟穩(wěn)步增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壯美畫卷。

  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五年來,全省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始終貫徹“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重大要求,始終堅持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始終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始終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省建設,“四個與共”共同體理念、“五個認同”更加深入人心;加大民族地區(qū)投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進教育醫(yī)療均衡發(fā)展,物質基礎不斷夯實,居民收入穩(wěn)步增長,社會治安向好,社會基礎愈發(fā)牢固;大力推進文化事業(yè),“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省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必須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根本遵循,必須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必須堅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作為不竭動力,必須堅持把完善體制機制作為工作保障,必須堅持把“富腦子、聚人心”作為重要路徑,讓各族群眾在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中,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每一項任務的落地、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青海各族兒女的同心協力、齊心奮斗。要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健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制度體制,健全宣傳教育機制,在示范省建設體制機制上實現新躍升。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時代文明新風,在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上實現新躍升。打響“三交”旅游品牌、勞務品牌、社區(qū)品牌,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實現新躍升。在發(fā)展中促進各族群眾增收致富,在發(fā)展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發(fā)展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在促進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上實現新躍升。健全和完善民族工作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推動民族事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加強民族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在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實現新躍升。

 。▉碓矗呵嗪H請螅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