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磚灰瓦映朝陽,楹聯(lián)墨香飄古巷。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陰鎮(zhèn),一座占地489平方米的仿古庭院——貴德縣家教家風教育實踐基地,正成為貴德縣傳播清廉家風、厚植廉潔文化的主要陣地。自2023年10月開館以來,貴德縣家教家風教育實踐基地已接待參觀300余場次、9500余人,開展特色活動43場,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廉潔基因深深嵌入黃河岸邊的每一寸土地,讓這片土地悄然孕育著清正廉潔的新風尚。
踏入基地大門,遒勁的楹聯(lián)“學業(yè)先學做人 德厚方能立世久”“治家莫忘治己 祖賢自可望裔清”赫然入目,道盡家風建設(shè)之本。這座集家風展示、教育宣講、實踐體驗于一體的綜合基地,巧妙劃分為前言、家風習語、紅色家風、傳統(tǒng)家風、榜樣力量、勞動創(chuàng)造美和結(jié)束語等七大主題板塊。每個板塊都匠心獨運地將廉潔家風元素融入其中: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shè)的重要論述;傳播清廉家風理念的中華優(yōu)良家風典故;革命先輩、勞動模范、最美家庭的廉潔家風故事;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清廉主題手工藝制品等,讓清廉家風深入人心。
“講家風”與“學非遺”的創(chuàng)新融合,讓廉潔教育煥發(fā)新生。今年3月,在貴德縣家教家風教育實踐基地舉辦的最美家庭家風故事分享會暨非遺體驗活動上,剪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剪出“并蒂青蓮”寓意清廉傳承,書法老師揮毫潑墨“家正國興”,5戶“最美家庭”代表用質(zhì)樸的語言講述生活點滴。這種“家風+非遺”的模式,讓廉潔文化既有歷史厚度,又具生活溫度。
干部家屬的“沉浸式”觸廉體驗,為筑牢家庭助廉防線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去年7月,海南州40余名正科級干部配偶來到這里參觀。參觀結(jié)束后,一名家屬感慨萬千地說:“我深刻認識到了家庭助廉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守護家庭廉潔的決心。”現(xiàn)場授課的貴德縣婦聯(lián)主席乜霞語重心長地說道:“家風敗壞往往始于細微之處,領(lǐng)導干部家屬一定要當好‘守門員’,讓廉潔成為最溫馨的家庭底色。”
從貴德縣委黨校的必修黨課到“愛心媽媽”的家風讀書會,基地的教育形式愈發(fā)多元。今年4月,孩子們在“一封家書”活動中朗讀《傅雷家書》,“先為人,次為藝術(shù)家”的教誨在童聲中回蕩;投影將《誡子書》投射在古建墻垣,光影流轉(zhuǎn)間,傳統(tǒng)家訓再綻光芒。
“貴德”藏語意為“幸福之地”,而這座家教家風教育實踐基地,正用一個個鮮活故事、一件件傳世家訓,為這片土地注入清廉基因。當紅色文化與非遺技藝相遇,當勞模精神與傳統(tǒng)美德共鳴,貴德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政風清。這座黃河岸邊的“清廉地標”,正以家風建設(shè)撬動社會風氣變革,讓廉潔之花在高原大地綻放得更加絢麗。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