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相關報道
【一線傳真】“法律護航+文化浸潤”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喬欣 韓海桃
發(fā)布時間:2025-11-13 16:20:18
編輯:馬秀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同學亂拿我東西咋辦?”“發(fā)朋友圈用別人照片算侵權嗎?”“未成年人犯罪是不是能少受懲罰?”……八月中旬,一場專為轄區(qū)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法律護航,‘簽’手護苗”主題活動在西寧市城東區(qū)清真巷街道磨爾園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舉行,社區(qū)法律援助律師帶著“接地氣兒”的法律知識,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既增長見識又解答困惑的普法課。

  “咱們先聊個話題,大家認為,未成年人在法律面前,是‘無敵’的存在嗎?”律師一開口就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面對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回應,律師沒有直接否定或肯定,而是掰著手指頭講“法律責任年齡”:12歲、14歲、16歲……最終得出結論:每個年齡段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都不一樣,可不是年紀小就啥錯都能犯!

  隨后,她又結合邯鄲初中生殺害他人的真實案例,讓孩子們把法律條文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果因為一時沖動傷害別人,不僅會讓對方家庭痛苦,到了法定年齡,自己也要負法律責任。”這話一講,剛才還鬧哄哄的現(xiàn)場瞬間安靜,一個小男孩小聲說:“生命這么可貴,可絕對不能做壞事。”就在這問答討論間,孩子們對生命的敬畏、對惡行的反感,讓在場家長頻頻點頭贊許。

  到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問題更具體了——有的說被同學搶過零食,有的擔心發(fā)同學照片侵權,還有的直接提問“看到有人打架,我到底該沖上去還是找大人?”律師依然沒有直接簡單地給出答案,而是舉了“幫同學要回被偷的漫畫書”“亂發(fā)丑照被家長找上門”這類身邊事,一步步引導:“要是你遇到這事,先找誰最安全?怎么說才能講清道理?”在這樣生動的引導下,一位小姑娘主動舉手回答:“我知道了!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先找老師或爸媽,實在不行就報警,不能自己硬扛!”互動式的講解,讓孩子們明白:法律不是印在紙上的“冷條文”,而是能幫自己解決麻煩的“硬靠山”。

  活動中最讓孩子們感到新鮮的,是“正版盜版書大PK”。社區(qū)工作人員搬來兩摞書:左邊正版書紙頁光滑、字跡清晰,右邊盜版書不僅封面發(fā)皺,字跡還模糊不清。

  “大家摸摸看,再翻翻內(nèi)容!”話音剛落,孩子們就圍了上來。“哇!這個故事跟正版不一樣,被改了!”孩子們指著盜版書喊出聲。工作人員“趁機”解釋:“盜版書偷了作者的勞動成果,質量差不說,內(nèi)容還可能被‘瞎改’,讀了不僅學不到知識,還可能被誤導。”一旁的家長李女士笑著說:“比光說‘別買盜版’管用多了,孩子自己摸過、看過,比啥說教都記得牢!”

  普法課程結束,社區(qū)工作人員又將一摞摞嶄新的書本擺到了孩子們眼前,其中有講宇宙奧秘的科普書,有帶插畫的《西游記》,還有趣味歷史故事繪本。孩子們有的挑書、分享讀書心得,有的蹲在角落翻閱,還有的湊在一起記書名,說這次借不到自己要去圖書館借。散場時,孩子們拉著社區(qū)工作人員的手不放:“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嗎?我們還想來!”

  這場備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的活動,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普法。社區(qū)工作人員用“法律宣講+文化浸潤”的方式,既幫孩子們補上了“自我保護課”,又播下了“愛讀書、讀好書”的種子。

  “一直以來,我們總想著給孩子們多辦點實在事”,磨爾園社區(qū)工作人員屈桂紅告訴記者,“今后,我們還會繼續(xù)找資源、想新招,把普法、讀書、實踐這類活動常態(tài)化辦下去,讓孩子們在社區(qū)里既能學法律‘護身’,又能讀好書‘長見識’!”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推進全省縣域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大會召開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韻新風·文明拾光”短視頻征集評選結果公示
關于2025年青海省期刊重點專欄推薦結果的公示
從高原到全國 海晏青稞全產(chǎn)業(yè)鏈破局
青海循化:火辣產(chǎn)業(yè)助農(nóng)持續(xù)穩(wěn)定增收
24H熱點
《青海省法律援助若干規(guī)定》10月1日起施行
【時評】推動重大法律監(jiān)督事項案件化辦理和管理縱...
青!胺擅靼兹恕睍鴮懟鶎臃ㄖ涡麓鹁
青海律師學院正式成立
用腳步丈量法治的溫度 ——西部鍛煉律師在青海書寫...
熱點圖片
【山海同心 筑夢青!亢N髯铎琶褡屣L亮相浙BA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祁連山下政策暖 牧歌嘹亮富路寬
祁連山下政策暖 牧歌...
為青海而戰(zhàn) 不留遺憾
為青海而戰(zhàn) 不留遺憾
蹣跚守清波 赤心映黃河
蹣跚守清波 赤心映黃河
從“汛期憂”到“四季安”
從“汛期憂”到“四...
一幅綠野盈洲的壯美畫卷
一幅綠野盈洲的壯美畫卷
從高原到餐桌,“雙11”青海特產(chǎn)爆單
從高原到餐桌,“雙1...
搭建法律與群眾間的“連心橋”
搭建法律與群眾間的...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一線傳真】“法律護航+文化浸潤”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青海日報
2025-11-13 16: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一線傳真】“法律護航+文化浸潤”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青海日報
2025-11-13 04:2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一線傳真】“法律護航+文化浸潤”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 2025-11-13 04:20:18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同學亂拿我東西咋辦?”“發(fā)朋友圈用別人照片算侵權嗎?”“未成年人犯罪是不是能少受懲罰?”……八月中旬,一場專為轄區(qū)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法律護航,‘簽’手護苗”主題活動在西寧市城東區(qū)清真巷街道磨爾園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舉行,社區(qū)法律援助律師帶著“接地氣兒”的法律知識,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既增長見識又解答困惑的普法課。

  “咱們先聊個話題,大家認為,未成年人在法律面前,是‘無敵’的存在嗎?”律師一開口就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面對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回應,律師沒有直接否定或肯定,而是掰著手指頭講“法律責任年齡”:12歲、14歲、16歲……最終得出結論:每個年齡段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都不一樣,可不是年紀小就啥錯都能犯!

  隨后,她又結合邯鄲初中生殺害他人的真實案例,讓孩子們把法律條文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果因為一時沖動傷害別人,不僅會讓對方家庭痛苦,到了法定年齡,自己也要負法律責任。”這話一講,剛才還鬧哄哄的現(xiàn)場瞬間安靜,一個小男孩小聲說:“生命這么可貴,可絕對不能做壞事。”就在這問答討論間,孩子們對生命的敬畏、對惡行的反感,讓在場家長頻頻點頭贊許。

  到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問題更具體了——有的說被同學搶過零食,有的擔心發(fā)同學照片侵權,還有的直接提問“看到有人打架,我到底該沖上去還是找大人?”律師依然沒有直接簡單地給出答案,而是舉了“幫同學要回被偷的漫畫書”“亂發(fā)丑照被家長找上門”這類身邊事,一步步引導:“要是你遇到這事,先找誰最安全?怎么說才能講清道理?”在這樣生動的引導下,一位小姑娘主動舉手回答:“我知道了!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先找老師或爸媽,實在不行就報警,不能自己硬扛!”互動式的講解,讓孩子們明白:法律不是印在紙上的“冷條文”,而是能幫自己解決麻煩的“硬靠山”。

  活動中最讓孩子們感到新鮮的,是“正版盜版書大PK”。社區(qū)工作人員搬來兩摞書:左邊正版書紙頁光滑、字跡清晰,右邊盜版書不僅封面發(fā)皺,字跡還模糊不清。

  “大家摸摸看,再翻翻內(nèi)容!”話音剛落,孩子們就圍了上來。“哇!這個故事跟正版不一樣,被改了!”孩子們指著盜版書喊出聲。工作人員“趁機”解釋:“盜版書偷了作者的勞動成果,質量差不說,內(nèi)容還可能被‘瞎改’,讀了不僅學不到知識,還可能被誤導。”一旁的家長李女士笑著說:“比光說‘別買盜版’管用多了,孩子自己摸過、看過,比啥說教都記得牢!”

  普法課程結束,社區(qū)工作人員又將一摞摞嶄新的書本擺到了孩子們眼前,其中有講宇宙奧秘的科普書,有帶插畫的《西游記》,還有趣味歷史故事繪本。孩子們有的挑書、分享讀書心得,有的蹲在角落翻閱,還有的湊在一起記書名,說這次借不到自己要去圖書館借。散場時,孩子們拉著社區(qū)工作人員的手不放:“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嗎?我們還想來!”

  這場備受家長和孩子們歡迎的活動,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普法。社區(qū)工作人員用“法律宣講+文化浸潤”的方式,既幫孩子們補上了“自我保護課”,又播下了“愛讀書、讀好書”的種子。

  “一直以來,我們總想著給孩子們多辦點實在事”,磨爾園社區(qū)工作人員屈桂紅告訴記者,“今后,我們還會繼續(xù)找資源、想新招,把普法、讀書、實踐這類活動常態(tài)化辦下去,讓孩子們在社區(qū)里既能學法律‘護身’,又能讀好書‘長見識’!”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喬欣 韓海桃
編輯:馬秀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