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圖說青海
【家住黃河源】他“一拍腦門”,種出個“熱帶果園”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楊紅霞 欒雨嘉 張多鈞 才貢加 潘 昊 張富昭
發(fā)布時間:2025-11-23 09:06:56
編輯:王瑞
ScreenShot_2025-11-23_064617_608

白恒瑋采摘火龍果。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我就想試試,在高原到底能不能種出熱帶水果!”

  白恒瑋的這一試,就讓坐落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康楊鎮(zhèn)西么拉村青海高原祥農(nóng)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里長出了火龍果、香蕉、釋迦等熱帶水果。

  11月,寒意漸濃。青海高原祥農(nóng)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里綠意盎然,恍若置身春日。青中透紫又碩大飽滿的無花果綴在葉間,掰開后果肉粉紅,汁水順著果實流下,甜香四溢;火龍果莖干翠綠挺拔,成熟的粉色果子像裹了層薄鱗,在綠葉映襯下愈發(fā)鮮亮;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樹上青綠色的小香蕉緊緊簇擁、奮力生長,透著沉甸甸的生機。

  這些溫室大棚就坐落在黃河邊。沐浴著高原的陽光,灌溉著黃河水的熱帶水果在一茬又一茬生長中,不僅帶動周邊村民增收,也讓當?shù)厝罕姷墓@子愈發(fā)豐盈。

  而這一切的變化,源于白恒瑋一次游玩后“一拍腦門”。

ScreenShot_2025-11-23_064634_716

工人采摘無花果。

  “當時到尖扎來玩,這邊氣候好,又緊靠黃河,覺得這里種點什么會比較好。”還沒想好種點什么,白恒瑋就先把大棚租了下來。

  白恒瑋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自言“喜歡干一些別人不干的事!”20多歲從西安跑到西寧,從商貿(mào)做起,陸陸續(xù)續(xù)經(jīng)歷很多新鮮事,沒想到最后種起了水果。

  “剛開始租下這些大棚的時候,也不知道要種啥。”于是他跑遍尖扎縣所有大棚,“都是很常見的蔬菜水果”,白恒瑋決定種點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于是他“一拍腦袋”,決定種植熱帶水果。青海沒有種植熱帶水果的先例,自己更沒有種植經(jīng)驗。白恒瑋憑著一股膽氣,開始在黃河邊一次次試驗。

  這一試,就是七年。

  “2019年起步,就種了火龍果、無花果、軟棗獼猴桃、福布娜、八月瓜,可惜都種死了。”白恒瑋笑著回憶,即便如此,他仍堅持每年固定種幾樣,再試種幾樣,種得好就繼續(xù)種,種不好來年再換。

  從沒在農(nóng)村待過的白恒瑋既沒想過有一天會從事農(nóng)業(yè)種植,更沒想過自己竟成了種植熱帶水果的“土專家”。

  “剛開始種植啥都不懂,從山東壽光請來一名技術員,結果人家只精通種菜,對熱帶水果是‘兩眼一抹黑’。”一個技術員每年要給12萬元,當時沒有效益,資金也不足,白恒瑋“一拍腦袋”又跑去三亞、廣西學習熱帶水果的種植技巧。

ScreenShot_2025-11-23_064646_287

俯瞰火龍果種植基地。

  通過數(shù)年請教專家老師,視頻學習,白恒瑋“已經(jīng)不用專門請技術員,碰到問題自己基本能搞定。”

  “這里早晚溫差大、紫外線強,能幫果子更好地積累糖分和風味物質(zhì),吃起來更甜,而且大棚澆灌用的是尖扎段黃河水,這水是二級飲用水標準,干凈又充足,周邊也沒有重工業(yè)污染,種出來的果子既安全又有品質(zhì)保障。”白恒瑋說,盡管當時種植熱帶水果是一種沖動,但決定是自己下的,地方是自己精心挑選的,只要能種成功,水果的口感也一定有保證。

  如今50座大棚里,火龍果、無花果、香蕉、西瓜、哈密瓜、羊角蜜、百香果已經(jīng)成為固定成員,漸漸地,也有了一批批慕名而來的采摘體驗者和固定客戶。

  白恒瑋通過采摘體驗和訂單的方式售賣,不僅保留了水果最鮮美的味道,也能讓大家近距離看到熱帶水果的生長方式,體驗采摘的樂趣。

  從渭水之濱到黃河之畔,看著滿棚的水果,白恒瑋希望自己的嘗試能漸漸打破大家的固有思維——“讓人們知道高原上不只有牛羊肉,也可以種出熱帶水果,而且味道不差!”

  盡管白恒瑋已經(jīng)在黃河邊種出一片“熱帶果園”,但“一拍腦門就試試”的性格,并沒有讓他因此而滿足。他每年都嘗試種植新品種,很多他自己也沒吃過,“雖然每年都有不成功的試驗品,但總有活下來的。”而這些活下來的水果也成為了白恒瑋實實在在的收益。

  “今年新種的黃金果目前還只是一棵小樹苗,3年后才能結果。”白恒瑋說農(nóng)業(yè)周期長、投資大,但只要種好了,回報還是好的。所以,今年他又租下50個棚,繼續(xù)他的高原熱帶水果試驗。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韻新風·文明拾光”短視頻征集評選結果公示
關于2025年青海省期刊重點專欄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海民和縣:啟動“一鎮(zhèn)三鄉(xiāng)千人行”專項行動
青海海東市:前十個月經(jīng)濟運行穩(wěn)中有進
24H熱點
三江源國家公園Ⅰ類水質(zhì)比例接近40%
三江源國家公園現(xiàn)有雪豹約千只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團結和諧曲——西寧市榮獲青海...
一把面條“煮”出鄉(xiāng)村振興好日子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奮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戰(zhàn)】...
【聚焦十五運會·青海時刻】青藍之下 山?善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三鏈...
一斧一鑿的堅守 一朝一夕的等候
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東區(qū)大地常開長盛——聚焦青海西...
“天天念叨”的青海牦牛肉水餃
熱點圖片
三江源國家公園Ⅰ類水質(zhì)比例接近40%
三江源國家公園Ⅰ類...
三江源國家公園現(xiàn)有雪豹約千只
三江源國家公園現(xiàn)有...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團結和諧曲——西寧市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個人故事集
織密基層治理網(wǎng) 奏響...
一把面條“煮”出鄉(xiāng)村振興好日子
一把面條“煮”出鄉(xiāng)...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奮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戰(zhàn)】青海德令哈市:規(guī)上工業(yè)“加速跑” 全力沖刺四季度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聚焦十五運會·青海時刻】青藍之下 山?善凇谑鍖萌珖\動會青海省體育代表團綜述
【聚焦十五運會·青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三鏈”融合破局 高原珍品“出山”——青?h域經(jīng)濟發(fā)展觀察·瑪沁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一斧一鑿的堅守 一朝一夕的等候
一斧一鑿的堅守 一朝...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家住黃河源】他“一拍腦門”,種出個“熱帶果園”

青海日報
2025-11-23 09:0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家住黃河源】他“一拍腦門”,種出個“熱帶果園”

青海日報
2025-11-23 09:0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家住黃河源】他“一拍腦門”,種出個“熱帶果園”

  • 2025-11-23 09:06:56
  • 來源:青海日報
ScreenShot_2025-11-23_064617_608

白恒瑋采摘火龍果。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我就想試試,在高原到底能不能種出熱帶水果!”

  白恒瑋的這一試,就讓坐落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康楊鎮(zhèn)西么拉村青海高原祥農(nóng)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里長出了火龍果、香蕉、釋迦等熱帶水果。

  11月,寒意漸濃。青海高原祥農(nóng)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里綠意盎然,恍若置身春日。青中透紫又碩大飽滿的無花果綴在葉間,掰開后果肉粉紅,汁水順著果實流下,甜香四溢;火龍果莖干翠綠挺拔,成熟的粉色果子像裹了層薄鱗,在綠葉映襯下愈發(fā)鮮亮;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樹上青綠色的小香蕉緊緊簇擁、奮力生長,透著沉甸甸的生機。

  這些溫室大棚就坐落在黃河邊。沐浴著高原的陽光,灌溉著黃河水的熱帶水果在一茬又一茬生長中,不僅帶動周邊村民增收,也讓當?shù)厝罕姷墓@子愈發(fā)豐盈。

  而這一切的變化,源于白恒瑋一次游玩后“一拍腦門”。

ScreenShot_2025-11-23_064634_716

工人采摘無花果。

  “當時到尖扎來玩,這邊氣候好,又緊靠黃河,覺得這里種點什么會比較好。”還沒想好種點什么,白恒瑋就先把大棚租了下來。

  白恒瑋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自言“喜歡干一些別人不干的事!”20多歲從西安跑到西寧,從商貿(mào)做起,陸陸續(xù)續(xù)經(jīng)歷很多新鮮事,沒想到最后種起了水果。

  “剛開始租下這些大棚的時候,也不知道要種啥。”于是他跑遍尖扎縣所有大棚,“都是很常見的蔬菜水果”,白恒瑋決定種點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于是他“一拍腦袋”,決定種植熱帶水果。青海沒有種植熱帶水果的先例,自己更沒有種植經(jīng)驗。白恒瑋憑著一股膽氣,開始在黃河邊一次次試驗。

  這一試,就是七年。

  “2019年起步,就種了火龍果、無花果、軟棗獼猴桃、福布娜、八月瓜,可惜都種死了。”白恒瑋笑著回憶,即便如此,他仍堅持每年固定種幾樣,再試種幾樣,種得好就繼續(xù)種,種不好來年再換。

  從沒在農(nóng)村待過的白恒瑋既沒想過有一天會從事農(nóng)業(yè)種植,更沒想過自己竟成了種植熱帶水果的“土專家”。

  “剛開始種植啥都不懂,從山東壽光請來一名技術員,結果人家只精通種菜,對熱帶水果是‘兩眼一抹黑’。”一個技術員每年要給12萬元,當時沒有效益,資金也不足,白恒瑋“一拍腦袋”又跑去三亞、廣西學習熱帶水果的種植技巧。

ScreenShot_2025-11-23_064646_287

俯瞰火龍果種植基地。

  通過數(shù)年請教專家老師,視頻學習,白恒瑋“已經(jīng)不用專門請技術員,碰到問題自己基本能搞定。”

  “這里早晚溫差大、紫外線強,能幫果子更好地積累糖分和風味物質(zhì),吃起來更甜,而且大棚澆灌用的是尖扎段黃河水,這水是二級飲用水標準,干凈又充足,周邊也沒有重工業(yè)污染,種出來的果子既安全又有品質(zhì)保障。”白恒瑋說,盡管當時種植熱帶水果是一種沖動,但決定是自己下的,地方是自己精心挑選的,只要能種成功,水果的口感也一定有保證。

  如今50座大棚里,火龍果、無花果、香蕉、西瓜、哈密瓜、羊角蜜、百香果已經(jīng)成為固定成員,漸漸地,也有了一批批慕名而來的采摘體驗者和固定客戶。

  白恒瑋通過采摘體驗和訂單的方式售賣,不僅保留了水果最鮮美的味道,也能讓大家近距離看到熱帶水果的生長方式,體驗采摘的樂趣。

  從渭水之濱到黃河之畔,看著滿棚的水果,白恒瑋希望自己的嘗試能漸漸打破大家的固有思維——“讓人們知道高原上不只有牛羊肉,也可以種出熱帶水果,而且味道不差!”

  盡管白恒瑋已經(jīng)在黃河邊種出一片“熱帶果園”,但“一拍腦門就試試”的性格,并沒有讓他因此而滿足。他每年都嘗試種植新品種,很多他自己也沒吃過,“雖然每年都有不成功的試驗品,但總有活下來的。”而這些活下來的水果也成為了白恒瑋實實在在的收益。

  “今年新種的黃金果目前還只是一棵小樹苗,3年后才能結果。”白恒瑋說農(nóng)業(yè)周期長、投資大,但只要種好了,回報還是好的。所以,今年他又租下50個棚,繼續(xù)他的高原熱帶水果試驗。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楊紅霞 欒雨嘉 張多鈞 才貢加 潘 昊 張富昭
編輯:王瑞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