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州市新聞
【家住黃河源】好山好水種好菜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多鈞 才貢加 潘昊 楊紅霞 張富昭
發(fā)布時間:2025-10-06 07:27:31
編輯:易 娜

俯瞰拉加鎮(zhèn)。

陶達德采摘西紅柿。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您瞧,那邊大番茄是做菜用的,生吃沒啥味兒。真正好吃的還得是這邊的小番茄——咖啡味、巧克力味、草莓味……學生們可愛吃了!”

  技術(shù)員陶達德從一排近一人高的番茄架旁轉(zhuǎn)過身來,手里捧著幾顆紅得發(fā)亮的小番茄,笑得眼角的皺紋都擠在了一起。棚頂?shù)年柟馔高^薄膜灑下,把他曬得黝黑的臉映得發(fā)亮。

  “今年我們嘗試不放一點肥料,純粹引黃河水灌溉,沒想到蔬菜一茬接一茬地長,根本摘不完。真是沒想到,這地這么‘爭氣’!”陶達德笑著說。

  深秋的一場雨后,次日清晨,天空逐漸放晴,紅色的山脊上環(huán)繞著白云,山腰處是綠得通透的天然林。車子駛近拉加鎮(zhèn)黃河谷地時,一道碧綠的S形水灣躍入眼簾——黃河在這里放緩了腳步,溫柔地環(huán)抱這片肥沃的土地。

  瑪沁縣拉加鎮(zhèn)生態(tài)體驗區(qū)就安臥在這道臂彎之中。借助上海援建和西寧對口幫扶的力量,賽什托村高原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在這兒落了腳。雖然2021年就已建成,但之前交給第三方公司運營,沒兩年就停了。后來村里接手,效益還是沒見起色。

  “我們這兒是牧區(qū),老百姓放牛放羊是一把好手,可種菜……真有點難為人。”拉加鎮(zhèn)武裝部部長趙晶蕾坦言。

  轉(zhuǎn)機發(fā)生在2025年,陶達德所在的公司承包了基地。種了十五年菜的他,起初心里也直打鼓:“這么高的海拔,菜能長好嗎?”于是他們決定第一年先不施肥,試試土地的“本色”。沒想到,黃河邊的土壤格外肥沃,加上黃河水灌溉,蔬菜長得特別水靈。

  漫步在蔬菜種植基地,15座溫室大棚依次排開,黃瓜、辣椒、西紅柿掛滿枝頭,正是收獲的好時節(jié)。走進蔬菜種植的溫室大棚,寒意頓時被隔絕在外,大棚里暖意融融,濕潤的泥土氣息混著蔬菜葉片的清香撲面而來。頭茬草莓收完之后的地也沒閑著,小油菜、上海青長得綠油油的,很快又能上桌了。

  大棚外面的空地上,還種著水果玉米。陶達德隨手掰下一穗,剝開看了看:“今年初才承包的基地,拾掇一下,蔬菜種植快到五月份了,尤其是玉米,種得更晚,今年估計熟不了啦,到時候送給周圍老鄉(xiāng)喂牛羊也挺好。”邊走邊說,來到了土豆地,他隨手拔起一株,底下竟掛著四五個拳頭大小的新土豆。“明天還得送一批到縣里去,都是訂好的。”

  陶達德掏出手機,給我們看他的幾個微信群。里面都是瑪沁縣的居民和菜鋪老板。每周三、周六他都會按照群里的接龍訂單,頭天晚上新鮮采摘,第二天送貨上門。

  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個“銷售渠道”——直接來采摘的人。“每周五下午開始,這兒可熱鬧了!下班回家和周末放假時,人們都愛來這兒自己摘點。這幾周每周末都得有上百人。為啥?咱們的菜品質(zhì)好唄!”

  除了蔬菜種植,基地內(nèi)還有四個“太空艙”和三個陽光餐廳。陶達德計劃明年試種西瓜,一步步把這里打造成集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的高原農(nóng)業(yè)觀光點。

  好山好水種好菜,如今這小小的“菜園子”,正慢慢變成高原牧民離不開的“菜籃子”,也為周圍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黃河水潤,高原綠濃,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攝影:記者 張多鈞 才貢加 楊紅霞 潘昊 實習記者 張富昭)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我省舉行2025年烈士紀念日活動
羅東川:用心用情保安全穩(wěn)供應惠民生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四十二號)
"全國十佳新聞工作者"青海推薦人員評選結(jié)果公示
青海西寧市:城管小驛站 服務大民生
青海西寧:推動“兩新”工作落地見效
24H熱點
青海西寧市:社區(qū)小活動 撬動移風易俗大能量
青海西寧:多維度資金保障 推動“兩新”工作落地見效
青海西寧市:城管小驛站 服務大民生
青海烏蘭縣:小藜麥“鏈”就大產(chǎn)業(yè) 種植面積突破10...
青海西寧市率先開展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等級認定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金秋海北:旋律中的家國禮贊...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用歌聲唱響新海北用旋律寄托...
青海西寧市信號配時切換“假日模式”
【慶農(nóng)業(yè)豐收 享美好生活】雙節(jié)同慶時 “農(nóng)”情滿大通
青海西寧市:樓市“放大招”!安家大禮包福利拉滿
熱點圖片
大美青海:天地壯闊入眼來
大美青海:天地壯闊...
同賽公路瓦浪隧道雙線順利貫通
同賽公路瓦浪隧道雙...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用歌聲唱響新海北用旋律寄托新未來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金秋海北:旋律中的家國禮贊與草原情長——青海海北州“喜迎國慶·律動海北”經(jīng)典原創(chuàng)歌曲展播側(cè)記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
【假日見聞】繪文旅畫卷 品湖山新韻
【假日見聞】繪文旅...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西寧火車站全流程服務護航旅客長假出行
【家國同慶 月滿中秋...
英雄嶺上“獅20”
英雄嶺上“獅20”
江源舞韻潤人心——青海省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成立70周年國慶文藝專場演出現(xiàn)場見聞
江源舞韻潤人心——...
關(guān)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quán)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家住黃河源】好山好水種好菜

青海日報
2025-10-06 07:2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家住黃河源】好山好水種好菜

青海日報
2025-10-06 07:2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家住黃河源】好山好水種好菜

  • 2025-10-06 07:27:31
  • 來源:青海日報

俯瞰拉加鎮(zhèn)。

陶達德采摘西紅柿。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您瞧,那邊大番茄是做菜用的,生吃沒啥味兒。真正好吃的還得是這邊的小番茄——咖啡味、巧克力味、草莓味……學生們可愛吃了!”

  技術(shù)員陶達德從一排近一人高的番茄架旁轉(zhuǎn)過身來,手里捧著幾顆紅得發(fā)亮的小番茄,笑得眼角的皺紋都擠在了一起。棚頂?shù)年柟馔高^薄膜灑下,把他曬得黝黑的臉映得發(fā)亮。

  “今年我們嘗試不放一點肥料,純粹引黃河水灌溉,沒想到蔬菜一茬接一茬地長,根本摘不完。真是沒想到,這地這么‘爭氣’!”陶達德笑著說。

  深秋的一場雨后,次日清晨,天空逐漸放晴,紅色的山脊上環(huán)繞著白云,山腰處是綠得通透的天然林。車子駛近拉加鎮(zhèn)黃河谷地時,一道碧綠的S形水灣躍入眼簾——黃河在這里放緩了腳步,溫柔地環(huán)抱這片肥沃的土地。

  瑪沁縣拉加鎮(zhèn)生態(tài)體驗區(qū)就安臥在這道臂彎之中。借助上海援建和西寧對口幫扶的力量,賽什托村高原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在這兒落了腳。雖然2021年就已建成,但之前交給第三方公司運營,沒兩年就停了。后來村里接手,效益還是沒見起色。

  “我們這兒是牧區(qū),老百姓放牛放羊是一把好手,可種菜……真有點難為人。”拉加鎮(zhèn)武裝部部長趙晶蕾坦言。

  轉(zhuǎn)機發(fā)生在2025年,陶達德所在的公司承包了基地。種了十五年菜的他,起初心里也直打鼓:“這么高的海拔,菜能長好嗎?”于是他們決定第一年先不施肥,試試土地的“本色”。沒想到,黃河邊的土壤格外肥沃,加上黃河水灌溉,蔬菜長得特別水靈。

  漫步在蔬菜種植基地,15座溫室大棚依次排開,黃瓜、辣椒、西紅柿掛滿枝頭,正是收獲的好時節(jié)。走進蔬菜種植的溫室大棚,寒意頓時被隔絕在外,大棚里暖意融融,濕潤的泥土氣息混著蔬菜葉片的清香撲面而來。頭茬草莓收完之后的地也沒閑著,小油菜、上海青長得綠油油的,很快又能上桌了。

  大棚外面的空地上,還種著水果玉米。陶達德隨手掰下一穗,剝開看了看:“今年初才承包的基地,拾掇一下,蔬菜種植快到五月份了,尤其是玉米,種得更晚,今年估計熟不了啦,到時候送給周圍老鄉(xiāng)喂牛羊也挺好。”邊走邊說,來到了土豆地,他隨手拔起一株,底下竟掛著四五個拳頭大小的新土豆。“明天還得送一批到縣里去,都是訂好的。”

  陶達德掏出手機,給我們看他的幾個微信群。里面都是瑪沁縣的居民和菜鋪老板。每周三、周六他都會按照群里的接龍訂單,頭天晚上新鮮采摘,第二天送貨上門。

  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個“銷售渠道”——直接來采摘的人。“每周五下午開始,這兒可熱鬧了!下班回家和周末放假時,人們都愛來這兒自己摘點。這幾周每周末都得有上百人。為啥?咱們的菜品質(zhì)好唄!”

  除了蔬菜種植,基地內(nèi)還有四個“太空艙”和三個陽光餐廳。陶達德計劃明年試種西瓜,一步步把這里打造成集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的高原農(nóng)業(yè)觀光點。

  好山好水種好菜,如今這小小的“菜園子”,正慢慢變成高原牧民離不開的“菜籃子”,也為周圍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黃河水潤,高原綠濃,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攝影:記者 張多鈞 才貢加 楊紅霞 潘昊 實習記者 張富昭)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張多鈞 才貢加 潘昊 楊紅霞 張富昭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