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西寧的美食,究竟藏著怎樣的魅力,能讓人念念不忘?這個“雙節(jié)”假期,你準備好跟著味蕾,開啟這場尋味之旅了嗎?
這里是美食者的“天堂”
清晨,端一碗滾燙牛雜,鮮辣湯底裹著軟糯內(nèi)臟,一口熱湯直暖到胃里;中午,抓面、面片、炮仗輪番登場,填滿饑腸;到了夜晚,手抓羊肉穩(wěn)穩(wěn)端上桌,濃郁肉香徑直鉆鼻腔。西寧人的一天,就裹著這樣的煙火氣慢慢鋪展,而這座城的美食驚喜,遠不止三餐里的尋常滋味……
西寧的清晨是被牛雜湯的香氣喚醒的。想喝到最地道的牛雜湯,必須要趕早——凌晨四點,天還沒亮,城區(qū)的牛雜老店門口就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不僅有熟門熟路的本地人,也有不少早起的游客,都不約而同為這一口鮮而來。后廚里,牛骨湯底鮮得透亮;煮好的牛肚、牛腸、牛肝切得均勻,放進白瓷碗里,澆上滾燙的牛骨湯,再撒一把翠綠的蒜苗,香氣瞬間炸開。喝一口暖湯,鮮醇直抵心底,牛肚脆嫩彈牙,牛腸軟糯不膩,再配一個剛出爐的白面饃,掰一塊泡進湯里,早起的困倦瞬間消散,只剩滿口鮮香縈繞。
手抓羊肉,是西寧美食界當之無愧的“硬通貨”,也是外地游客必嘗的招牌。端上桌時,帶骨的肉塊還冒著熱氣,表皮泛著淡淡的油光,無需復雜裝飾,單靠食材本味就足以讓人垂涎。肉質(zhì)細嫩得能輕輕撕下,幾乎沒有膻味,全靠清水慢煮鎖住肉汁。撕下一塊肉,蘸一點香辣椒鹽,或是就著一碟蒜泥,咬下去先是淡淡的羊肉香在嘴里散開,再嚼兩口,肉汁慢慢滲出來,不柴不膩,每一口都是高原羊肉獨有的鮮。
如果說手抓羊肉吃的是食材本味,那炕鍋羊肉吃的就是濃郁煙火氣。帶點肥的羊肉塊先下鍋翻炒,直到表皮微黃、逼出多余油脂,再加入土豆、洋蔥、青椒,淋上秘制調(diào)料,放進炕鍋燜煮。待鍋蓋掀開的瞬間,香氣直沖頭頂:土豆吸滿羊肉鮮香,燉得粉糯,一抿就化;洋蔥褪去原本辛辣,只剩清甜解膩;羊肉外皮帶點焦香,內(nèi)里依舊鮮嫩多汁,一口下去,肉香、菜香、醬香在嘴里交織,滿是家常的溫暖。
酸辣里脊,是刻在西寧人記憶里的非遺味道,不管是尋常百姓家的餐桌,還是街頭餐館的菜單,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經(jīng)過三次炸制的里脊塊金黃酥脆,裹上酸甜適中的醬汁,外酥里嫩,酸得開胃、辣得過癮,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青海土火鍋,是西寧人聚餐的“首選”。銅制火鍋端上桌時,滾滾熱氣裹著香氣往上冒,掀開鍋蓋,內(nèi)里景象格外熱鬧:清亮醇厚的高湯,是牛骨慢熬數(shù)小時的成果,底下碼得滿滿當當——切薄的五花肉肥而不膩,鮮嫩的羊肉片紋理清晰,還有吸滿湯汁的袈裟肉、彈牙的粉條、吸味的豆腐泡、脆嫩的青菜,每一樣都吸足了高湯的鮮。三五人圍坐,夾一筷子粉條,吸溜著進嘴,再喝一口熱湯,暖意從味蕾一路蔓延到心口。“雙節(jié)”假期,不管是家人小聚還是朋友同歡,吃一頓土火鍋都格外有氛圍。
特色小吃:藏在小巷里的鮮活滋味
下南關(guān)街的狗澆尿金黃酥脆、水井巷的油炸糕軟糯香甜、大新街夜市的烤肉滋啦作響,香氣四溢……除了餐桌上的“硬菜”,那些藏在小巷里的小吃,構(gòu)成了這座城最鮮活的模樣。“雙節(jié)”期間的西寧街巷,晚風里飄著各種香氣,攤主們支起各色小攤,迎來了一波又一波“懂吃”的游客。
狗澆尿,藏著老西寧最深的記憶,如今也換了更精致的模樣,成了“狗澆尿卷餅”。面餅烙制時刷上一層清油,撒上少許香豆粉,烙得金黃酥脆,卷上土豆絲、胡蘿卜絲、鹵牛肉,咬下去外脆里軟,香豆的清香混著蔬菜的爽口,越嚼越香。
釀皮是西寧人夏天的偏愛,冬天吃也別有風味。手工釀皮筋道爽滑,配上秘制辣椒油、香醋、蒜泥,拌勻后紅亮誘人。一口下去,釀皮的筋道、調(diào)料的香辣、面筋的嚼勁交織在一起,開胃又酸爽。
甜醅是西寧的“解膩神器”,以青稞或燕麥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制成,顆顆分明不黏膩,入口是恰到好處的酸甜,還裹著一縷淡淡的酒香,一口下去,谷物的綿密混著酸甜在嘴里散開,清爽感瞬間驅(qū)散油膩。
西寧的酸奶更是獨有的特色甜品,用傳統(tǒng)工藝發(fā)酵,沒有添加劑,表面結(jié)著一層厚厚的奶皮,奶香味格外濃郁。舀一勺放進嘴里,醇厚綿密,酸甜適中,不齁不澀,每一口都是自然的奶香。
不管你愛吃筋道的面食、偏愛鮮美的肉食,還是嗜甜喜酸,在西寧的街巷里,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口滿足。
“雙節(jié)”限定:青海大月餅,藏著團圓味
國慶遇中秋,“雙節(jié)”同慶的日子里,西寧還有一樣限定美味不容錯過——青海大月餅,這既是屬于西寧人的團圓味道,也是外地游客最該帶回去的“節(jié)日記憶”。
你吃過蒸出來的月餅嗎?青海大月餅和普通月餅截然不同,沒有小巧精致的外形,反倒像一塊印著花紋的大饅頭,個頭飽滿,寓意著“團圓圓滿”,是西寧人家這個“雙節(jié)”餐桌上的“標配”。
青海大月餅的制作過程非常講究,講究“老面發(fā)酵”,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月餅花、月餅皮和月餅心。整個過程由心靈手巧的媽媽們共同完成,她們用面粉和各種香料,制作出香氣撲鼻的美味。首先,要在一張大而薄的面皮上刷上三種香料:紅曲、香豆和姜黃。這些香料都帶有濃濃的自然香氣。經(jīng)過多次折疊和切割,面皮被捏成漂亮的花朵形狀。其次,是制作月餅心的步驟。這次的面皮會更大更厚,攤開后同樣刷上香料,每次刷完香料后都會進行一次折疊。經(jīng)過多次折疊后,面皮被卷成棍狀,然后切成小塊。最后,就是組合的環(huán)節(jié)了。月餅心被放在蒸籠的底部,之前做好的饅頭被搟成面餅,蓋在心上,用刀輕輕切個十字。之前制作好的花朵被擺放在上面,然后放入蒸籠蒸上一小時。待蒸籠掀開,熱氣裹著香氣涌出,蒸好的青海大月餅色澤鮮亮、口感松軟、咸甜適中,咬下去每一口都是團圓的味道。
“雙節(jié)”假期,不妨帶著家人朋友,走進西寧的街巷,在熱氣騰騰的美食中讀懂這座城,讓這場尋味之旅,成為這個假期最溫暖的回憶。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