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9月17日,“科學與中國”青海行——“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在青海省西寧市啟動。崔向群、陳仙輝、景益鵬、韓占文、林海青、黃建平、史生才等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院所的10余位專家齊聚,在首屆“全國科普月”期間為當地帶來一場高水平科普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天文學會、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旨在通過高端科普資源下沉,推動青海省科普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營造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啟動儀式后,主會場與5個分會場的活動同時進行;顒又校菏繉<疑钊胛鲗幨卸嗨鶎W校開展科普報告。陳仙輝院士以“量子材料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為題,闡述了量子材料可能成為繼硅之后支撐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材料;史生才院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太赫茲探測技術在天文觀測中的關鍵作用;黃建平院士與西寧市第十二中學三千多名師生共話氣候變化與科學擔當。與此同時,多位專家分赴青海民族大學、西寧市第二中學等5個分會場,為廣大師生帶來精彩科普報告。
本次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具體實踐,通過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fā)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為青海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據悉,9月18日至21日,科普行動還將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院士專家將在德令哈市開展科普報告和天文科普活動,進一步推動科普資源向基層延伸。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