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現場。山東臨沂游客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天災無情警有情,再次感謝王承文、吳明清兩位警官,感謝這場救援中所有的公安干警,因為有你們,我們很心安!”7月20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公安局一棵樹森林公安派出所收到一封來自山東臨沂游客高先生的感謝信。
時間倒回到7月16日16時30分許,這支從甘肅武威出發(fā)前往門源縣的游客隊伍,正行駛在仙米鄉(xiāng)G569線(仙小段)公路30公里處,突然,強冰雹夾雜著泥石流呼嘯而至,瞬間將他們困在盤山公路中段。路面結起薄冰,大小落石不斷從山坡滾落,一輛小型越野車甚至直接處于泥石流滑坡位置,被困在水流湍急之處,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10余名游客站在安全區(qū)域,望著眼前的險境不敢挪動半步,手機里傳來的救援信息更讓人心慌:“因山下滑坡嚴重,暫時無法確定救援準確到達時間。”就在眾人陷入絕望時,遠處閃爍的警燈穿透雨幕,像一束光刺破陰霾。
“別怕,我們來了!”一棵樹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王承文、輔警吳明清跳下車,頂著密集的冰雹沖向被困人群。當時氣溫已逼近零攝氏度,兩人只穿著單薄的警服,王承文二話不說就踏入冰冷的泥水,徒手探查車輛被困情況。“警察同志,快上來避避!”游客們焦急呼喊,他卻回頭擺擺手說:“我沒事,你們站遠些,注意安全!”隨后他把車底的大塊石頭清理出來,同事吳明清則四處搜尋救援工具。期間,王承文第一時間向上級匯報緊急情況,并與仙米鄉(xiāng)政府取得聯(lián)系,協(xié)調相關部門對事發(fā)路段實施緊急交通管控,嚴防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qū)域,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最近極端天氣頻發(fā),按照縣委縣政府及縣公安局的安排部署,我們全縣民警都投入到防汛工作中。那天下午,我看到天色突變,烏云密布的樣子像是要下大雨,就趕緊加密了巡邏次數,重點巡查汛期易發(fā)生滑坡、積水的路段。”王承文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語氣平靜卻透著一股認真勁兒。
千斤頂、牽引繩……救援工具一一備妥,眾人立刻行動起來。一輛車在前負責牽引,王承文、吳明清及當地牧民、游客合力在車后奮力推車。“一二,推!一二,推!”伴隨著整齊的口號聲,大約半個小時后,陷在泥里的車終于被推了出來。
“太謝謝你們了!”游客們眼眶泛紅,緊緊握住他們的手。王承文拍了拍高先生的肩膀,輕聲安撫道:“這是我們該做的,你們平安就好。”隨后,他和吳明清仔細叮囑游客返程途中的注意事項,便轉身快步跳上警車。警燈再次亮起,朝著災情更嚴重的公路下段駛去。深入險境,意味著要面對更密集的落石和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意外,但他們沒有絲毫遲疑。“我也不知道下面的路況怎么樣,但一想到那里可能還有其他被困群眾,就顧不上別的了,一心只想著快點去查看情況,確保所有人都能安全撤離。”王承文說。
“快原路返回!前面有危險,快原路返回!”他們一邊駕車往山下趕,一邊對著停留的游客大聲勸阻。經過耐心引導和細致排查,沿途10多輛試圖下山的車輛都聽從勸告,順利返回并撤離危險區(qū)域。
緊接著,王承文與吳明清又發(fā)現10余位牧民被困在山下,低洼處的渾濁泥水正迅速漫延。兩人當即蹚入水中,冰涼的泥水沒過腳面,腳下的碎石還在不斷打滑。他倆只好相互攙扶著穩(wěn)住身子,一次次扶著牧民越過近3米寬的水流,將他們護送到安全區(qū)域。等把最后一位牧民送過去時,泥水已經漫到了膝蓋。
這次緊急救援,不光是兩個人的挺身而出,更離不開多部門快速聯(lián)動的高效協(xié)作。接警時,因游客說不清具體位置,民警一邊耐心安撫情緒,一邊通過微信確認坐標;仙米派出所負責人杜輝明全程在線指揮,反復叮囑:“先找安全處落腳,我們馬上到”;門源縣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養(yǎng)護隊副隊長馬青龍,憑借對路況的熟稔,通過視頻通話精準定位,為救援爭取了寶貴時間;仙米派出所教導員李延海守在山下,每隔幾分鐘就打一次電話,直到確認所有人安全返程才松了口氣……
“他們就像從天而降的神兵。”信里的這句話,或許是對這場救援最生動的注解。天災面前,那些逆流而上的身影,那些沙啞卻堅定的“別怕”,讓陌生的山川有了溫度,讓意外的困境有了心安。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