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青新時評
【西海論壇】拿出官方誠意傾聽游客“吐槽”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雷欣鈺
發(fā)布時間:2025-07-24 07:16:43
編輯:何繼紅

  暑運大幕拉開,青海省西寧市火車站的客流量一路攀升,熙攘人潮讓網(wǎng)友忍不住調(diào)侃:“這陣仗,恍惚以為提前迎來了春運!”而這份熱鬧早有伏筆——青海湖的湛藍、油菜花海的絢爛、察爾汗鹽湖的澄澈等風景,因文旅部門的精心宣傳而廣為人知。另一方面,青海網(wǎng)友在網(wǎng)絡平臺熱情“出擊”,花式安利家鄉(xiāng)的夏日清涼。西寧火車站的“春運既視感”,正是這場雙向奔赴最鮮活的注腳。

  “提前春運”這一現(xiàn)象背后,也展現(xiàn)著青海旅游的強勢崛起。相比全國多地城市氣溫突破40℃,青海涼爽的氣候、獨特的高原風光,成為避暑旅游地的熱門之選。同時,學生放假、家庭親子游等因素也使出行需求集中釋放,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出門在外,誰還沒遇到過一些糟心事?游客在旅途中遇到糟心事,通過網(wǎng)絡平臺吐槽,已成為當下常見的表達方式。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向青海各大景區(qū)景點,景區(qū)景點在硬件條件、接待服務、軟件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部分游客可能會在網(wǎng)絡平臺發(fā)聲。帶著情緒的文字或許尖銳,卻恰恰是推動青海旅游從“流量爆棚”走向“提質升級”的關鍵。

  “真誠”永遠是必殺技,也永遠是吸引游客前來的“財富密碼”。一個地方的旅游服務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總有些疏漏,對于這些吐槽,相關部門不能忽視、更不能回避。通過大數(shù)據(jù)梳理高頻投訴領域,針對性開展專項整治;建立快速響應機制,讓游客的合理訴求及時得到回應。青海是多民族聚集地,通過宣傳手冊、短視頻等方式,讓游客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注意事項,避免因文化差異引發(fā)沖突。唯有將個體的“吐槽權”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維權渠道,才能讓消費者從“不敢吐槽”“懶得吐槽”變?yōu)?ldquo;理性發(fā)聲”。

  地方文旅局以及相關部門的“在線聽勸”,是贏得游客好感的重要一步。只有不斷解決游客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網(wǎng)絡力量“查漏補缺”,青海旅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真正成為游客心目中的旅游勝地。期待青海旅游能夠在反思與改進中,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留下美好的回憶。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wǎng)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海北州:全力打好強降雨防范應對攻堅戰(zhàn)
青海海南州:“一碼游”助力文旅發(fā)展
24H熱點
【時評】持續(xù)為清潔能源產(chǎn)業(yè)發(fā)展注入法治動能
【西海論壇】拿出官方誠意傾聽游客“吐槽”
【江源觀察】讓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自在生長
【黨建新論】以“全科網(wǎng)格”推動基層治理更加精準高效
【西海論壇】扎實做好防汛減災各項工作
【西海論壇】繃緊安全弦 扛牢防汛責
【西海論壇】讓群眾從“旁觀者”變政務服務“合伙人”
【江源觀察】深耕對口援青 攜手共同發(fā)展
【時評】全鏈條托舉人才成長 創(chuàng)造力賦能城市發(fā)展
【生活茶座】便民圈,能為生活帶來什么?
熱點圖片
向陽花開映戈壁
向陽花開映戈壁
【活力中國調(diào)研行】青海西寧大通縣邊麻溝:農(nóng)文旅融合打造幸福鄉(xiāng)村
【活力中國調(diào)研行】...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循化縣白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進入倒計時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夏日牧歌
夏日牧歌
江源銀線鑄豐碑 光明永續(xù)照高原——寫在330千伏玉樹第二回線路工程投運之際
江源銀線鑄豐碑 光明...
光影躍動處 馬蹄踏歌馳——寫在玉樹野生動物攝影大展與玉樹賽馬會啟幕之際
光影躍動處 馬蹄踏歌...
FIRST電影展讓青海西寧成為光影之城
FIRST電影展讓青海西...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八 特色民宿熱度飆升 游客盡享夏日清涼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西海論壇】拿出官方誠意傾聽游客“吐槽”

青海日報
2025-07-24 07:1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西海論壇】拿出官方誠意傾聽游客“吐槽”

青海日報
2025-07-24 07:1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西海論壇】拿出官方誠意傾聽游客“吐槽”

  • 2025-07-24 07:16:43
  • 來源:青海日報

  暑運大幕拉開,青海省西寧市火車站的客流量一路攀升,熙攘人潮讓網(wǎng)友忍不住調(diào)侃:“這陣仗,恍惚以為提前迎來了春運!”而這份熱鬧早有伏筆——青海湖的湛藍、油菜花海的絢爛、察爾汗鹽湖的澄澈等風景,因文旅部門的精心宣傳而廣為人知。另一方面,青海網(wǎng)友在網(wǎng)絡平臺熱情“出擊”,花式安利家鄉(xiāng)的夏日清涼。西寧火車站的“春運既視感”,正是這場雙向奔赴最鮮活的注腳。

  “提前春運”這一現(xiàn)象背后,也展現(xiàn)著青海旅游的強勢崛起。相比全國多地城市氣溫突破40℃,青海涼爽的氣候、獨特的高原風光,成為避暑旅游地的熱門之選。同時,學生放假、家庭親子游等因素也使出行需求集中釋放,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出門在外,誰還沒遇到過一些糟心事?游客在旅途中遇到糟心事,通過網(wǎng)絡平臺吐槽,已成為當下常見的表達方式。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向青海各大景區(qū)景點,景區(qū)景點在硬件條件、接待服務、軟件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部分游客可能會在網(wǎng)絡平臺發(fā)聲。帶著情緒的文字或許尖銳,卻恰恰是推動青海旅游從“流量爆棚”走向“提質升級”的關鍵。

  “真誠”永遠是必殺技,也永遠是吸引游客前來的“財富密碼”。一個地方的旅游服務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總有些疏漏,對于這些吐槽,相關部門不能忽視、更不能回避。通過大數(shù)據(jù)梳理高頻投訴領域,針對性開展專項整治;建立快速響應機制,讓游客的合理訴求及時得到回應。青海是多民族聚集地,通過宣傳手冊、短視頻等方式,讓游客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注意事項,避免因文化差異引發(fā)沖突。唯有將個體的“吐槽權”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維權渠道,才能讓消費者從“不敢吐槽”“懶得吐槽”變?yōu)?ldquo;理性發(fā)聲”。

  地方文旅局以及相關部門的“在線聽勸”,是贏得游客好感的重要一步。只有不斷解決游客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網(wǎng)絡力量“查漏補缺”,青海旅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真正成為游客心目中的旅游勝地。期待青海旅游能夠在反思與改進中,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留下美好的回憶。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雷欣鈺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