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wù)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圖說青海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北京胡同:青海撒拉族漢子火海救鄰
網(wǎng)友: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
作者:辛勤 周建萍 趙俊杰
發(fā)布時間:2025-11-05 09:24:05
編輯:王婷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11月4日,北京西長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區(qū)的胡同里,風(fēng)裹著煙火氣穿梭在青磚灰瓦間,“撒拉夢·西域小面匠”拉面店的玻璃窗上,還凝著煮面時冒出的熱氣。

  店里,何乙四夫正低頭擦拭著桌面,何撒力海在后廚熟練地揉著面團,伙計們忙著招呼食客,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面端上桌,不同民族的人圍坐在一起,滿是尋常日子的溫暖與和諧。

  誰也不會想到,不久前,就是這幾位天天與拉面湯、灶火光打交道的青海撒拉族漢子,義無反顧地沖進火海,用熱血與勇氣,在胡同里譜寫了一曲跨越民族的救援贊歌,讓民族團結(jié)的種子在煙火氣與火光中,愈發(fā)堅韌地扎根、綻放。

居民送來的錦旗。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快!撒拉族漢子火海逆行救鄰里

  10月25日18時許,北京前門西大街75號院周聯(lián)家的廚房里突然冒起濃煙,火苗躥出窗縫。“著火了,快來人吶!”呼救聲打破了胡同的寧靜。

  彼時,正值拉面店出餐高峰期,前廳食客滿座,后廚灶火正旺,何撒力海剛和好面,就聽見店外急促的求救聲。

  何撒力海心里一緊:老胡同房屋密、過道窄,一旦火勢蔓延,不僅周聯(lián)家遭殃,附近的鄰居都有危險,尤其是居民家多有液化氣罐,后果不堪設(shè)想。

  “后廚、前廳各留一人招呼客人,剩下的拿滅火器跟我走。”他話音剛落,就抱起兩個滅火器往外沖,另外幾個伙計緊隨其后,每人拎著兩個滅火器,快步趕往著火的院子。

  狹窄的胡同里,煙越來越濃,火苗越躥越高。何撒力海幾人顧不上濃煙灼眼、火苗烤身,徑直往院里沖——去年5月,周聯(lián)曾找他們幫忙搬閑置冰柜,省去問路時間,一進門就找準著火房間。

  “對著火苗根部噴!”何撒力海憑借每月消防演練的經(jīng)驗指揮分工,自己率先拉開滅火器的保險栓滅火,濃煙嗆得他直流淚,他就用袖子擦一把再往前湊;伙計們兩人一組輪流交替,不讓滅火中斷,狹小空間里,粗重的喘息聲與火苗的“滋滋”聲交織在一起。

  此時,何乙四夫剛從菜市場回來。得知弟弟和伙計們?nèi)ゾ然穑テ鹗S嗟臏缁鹌饕糙s到救火現(xiàn)場。趕到現(xiàn)場時,何撒力海幾人的滅火器已快用完,火苗已被壓制,還有零星燃燒點。何乙四夫遞上新滅火器,自己也加入滅火隊伍,兄弟倆并肩作戰(zhàn),一個壓正面火苗,一個防火星躥到鄰居家,還提醒圍觀居民退到安全區(qū)。

  半小時后,明火被撲滅,幾人腿麻喉干,卻沒休息,一直協(xié)助消防救援力量清理殘火到次日凌晨,確認無復(fù)燃風(fēng)險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店里。

  坐下喝熱湯時,有人問何撒力海怕不怕,他樸實一笑說:“沒想那么多,鄰居喊救命,哪能不管?”何乙四夫也認同:1997年他從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來北京打工,一年后湊錢在陶然亭公園附近開起了第一家拉面店。20多年來,他們始終記著“互幫互助、民族團結(jié)”,街坊鄰里有事需要幫助,他們都會主動搭把手,小小的青海拉面店早已成為胡同各族居民的“暖心驛站”。

  甜!鄰里送錦旗致謝暖人心

  10月27日,受災(zāi)居民程六、周聯(lián)帶著兩面錦旗和慰問紅包,來到店里道謝。兩面錦旗上“危難伸援手 義舉感人心 火海無情人有情”“鍋中烹美味 火場顯英雄”的字樣格外醒目。

  “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救援及時,液化氣罐爆炸的話,整條胡同的居民都有危險。”周聯(lián)握著何乙四夫的手紅了眼,硬把紅包往他手里塞。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連連婉拒,最后在眾人的勸說下,留下兩面錦旗。“紅包不能要,都是鄰居,互相幫忙是本分,收了錢,情誼就變味了。”何乙四夫說,“我們開店靠手藝良心,救火不是為錢,以后鄰居有需要,還會幫忙。”

  周聯(lián)反復(fù)跟店里的食客說起那天的事:“胡同窄得兩人難并行,他們在煙里進進出出滅火,我嚇得腿軟跟不上,那背影這輩子忘不了。”食客們也紛紛稱贊。

  贊!眾人爭吃“英雄面”傳美名

  何氏兄弟和伙計們英勇救火、守護各族鄰居安全的事跡,很快就在社區(qū)里傳開了。不少老食客特意到店里來,點名要吃“英雄面”,還對著幾人豎起大拇指:“以前就覺得你們家的拉面好吃,沒想到你們還這么勇敢,這‘英雄面’吃得值,不僅暖肚子,更暖人心。”有的食客還特意帶著家人和朋友來,說要讓孩子也感受一下這份跨越民族的勇氣與溫暖,讓民族團結(jié)的種子在孩子心里生根發(fā)芽。

  本報“西海新聞”轉(zhuǎn)發(fā)了何氏兄弟和伙計們滅火救人的事跡后,全網(wǎng)播放量破300萬,網(wǎng)友稱贊不斷:“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青海漢子好樣的”“平凡英雄詮釋民族團結(jié)”“以后去北京,必吃這家‘英雄面’”。

  而在千里之外的青海循化,親朋好友們看到何乙四夫他們救人的視頻,才知道幾人的壯舉。他們的事跡,是眾多青海拉面人的一個縮影。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一批又一批青海人走出家鄉(xiāng),帶著拉面手藝,在全國各個城市開起了拉面店。他們大多樸實、善良,在做好生意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他人、傳遞溫暖。如今,“撒拉夢·西域小面匠”里,依舊每天人來人往,各族食客圍坐在一起,吃得熱火朝天。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還是像以前一樣,忙著招呼食客、打理店鋪,伙計們也依舊在后廚忙碌,灶火依舊旺,拉面依舊香。墻上的兩面錦旗,成了店里最特別的裝飾,偶爾有食客問起錦旗的來歷,幾人還是會笑著說“應(yīng)該的”,仿佛那天沖進火海的勇敢之舉,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記者手記

  胡同里的煙火氣依舊濃郁,青磚灰瓦間,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也依舊在流淌。何乙四夫、何撒力海和幾名拉面店伙計,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諦,也詮釋了民族團結(jié)的深刻內(nèi)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藏在尋常日子里各族鄰里間的互幫互助,藏在危難時刻不同民族的挺身而出,藏在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拉面里,藏在一次次義無反顧、守護各族同胞安全的逆行中。

  就像這深秋的胡同,風(fēng)雖涼,卻因這份跨越民族的溫暖而格外動人;就像這碗拉面,湯雖濃,卻因這份樸實的擔當與民族團結(jié)的情誼而愈發(fā)美味。而這些平凡的青海拉面人,也將帶著這份擔當與溫暖,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繼續(xù)用自己的方式,書寫屬于平凡人的英雄故事,讓民族團結(jié)的花朵,在煙火氣中,開得愈發(fā)絢爛。

 。▉碓矗何骱6际袌螅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與新華三集團總裁于英濤一行座談
羅東川:堅決實現(xiàn)全年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目標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關(guān)于2025年青海省期刊重點專欄推薦結(jié)果的公示
關(guān)于“大美青海云”三級等保測評項目的詢價公告
青海西寧市各項年度就業(yè)指標提前超額完成
青海湟中區(qū):打響“鮮”字牌 四季鮮蔬不斷檔
24H熱點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鄉(xiāng)村振興的“幸福拼圖”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奮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戰(zhàn)】...
500座便民橋 架起民生幸福路
新屋展笑顏 幸福踏歌來
“金色飾界”的千年匠心與文明交融
青海交易團參加第八屆進博會 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戰(zhàn)沙一線,青海按下綠色“加速鍵”——青海全力推...
“超級捕快”用科技和情懷守護一方安寧——記2025...
一座火車站的溫度:黨建聯(lián)動讓西寧站成“文明名片”
為幸福買單 為生活充電——省城“悅己經(jīng)濟”悄然升溫
熱點圖片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苦l(xiāng)村振興的“幸福拼圖”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奮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戰(zhàn)】青海澤庫縣:筑牢牦牛越冬“防護墻”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500座便民橋 架起民生幸福路
500座便民橋 架起民...
新屋展笑顏 幸福踏歌來
新屋展笑顏 幸福踏歌來
“金色飾界”的千年匠心與文明交融
“金色飾界”的千年...
青海交易團參加第八屆進博會 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青海交易團參加第八...
戰(zhàn)沙一線,青海按下綠色“加速鍵”——青海全力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zhàn)系列報道之一
戰(zhàn)沙一線,青海按下...
“超級捕快”用科技和情懷守護一方安寧——記2025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陳少峻
“超級捕快”用科技...
關(guān)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quán)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北京胡同:青海撒拉族漢子火海救鄰
網(wǎng)友: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

西海都市報
2025-11-05 09:2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北京胡同:青海撒拉族漢子火海救鄰
網(wǎng)友: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

西海都市報
2025-11-05 09:2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北京胡同:青海撒拉族漢子火海救鄰
網(wǎng)友: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

  • 2025-11-05 09:24:05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11月4日,北京西長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區(qū)的胡同里,風(fēng)裹著煙火氣穿梭在青磚灰瓦間,“撒拉夢·西域小面匠”拉面店的玻璃窗上,還凝著煮面時冒出的熱氣。

  店里,何乙四夫正低頭擦拭著桌面,何撒力海在后廚熟練地揉著面團,伙計們忙著招呼食客,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面端上桌,不同民族的人圍坐在一起,滿是尋常日子的溫暖與和諧。

  誰也不會想到,不久前,就是這幾位天天與拉面湯、灶火光打交道的青海撒拉族漢子,義無反顧地沖進火海,用熱血與勇氣,在胡同里譜寫了一曲跨越民族的救援贊歌,讓民族團結(jié)的種子在煙火氣與火光中,愈發(fā)堅韌地扎根、綻放。

居民送來的錦旗。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快!撒拉族漢子火海逆行救鄰里

  10月25日18時許,北京前門西大街75號院周聯(lián)家的廚房里突然冒起濃煙,火苗躥出窗縫。“著火了,快來人吶!”呼救聲打破了胡同的寧靜。

  彼時,正值拉面店出餐高峰期,前廳食客滿座,后廚灶火正旺,何撒力海剛和好面,就聽見店外急促的求救聲。

  何撒力海心里一緊:老胡同房屋密、過道窄,一旦火勢蔓延,不僅周聯(lián)家遭殃,附近的鄰居都有危險,尤其是居民家多有液化氣罐,后果不堪設(shè)想。

  “后廚、前廳各留一人招呼客人,剩下的拿滅火器跟我走。”他話音剛落,就抱起兩個滅火器往外沖,另外幾個伙計緊隨其后,每人拎著兩個滅火器,快步趕往著火的院子。

  狹窄的胡同里,煙越來越濃,火苗越躥越高。何撒力海幾人顧不上濃煙灼眼、火苗烤身,徑直往院里沖——去年5月,周聯(lián)曾找他們幫忙搬閑置冰柜,省去問路時間,一進門就找準著火房間。

  “對著火苗根部噴!”何撒力海憑借每月消防演練的經(jīng)驗指揮分工,自己率先拉開滅火器的保險栓滅火,濃煙嗆得他直流淚,他就用袖子擦一把再往前湊;伙計們兩人一組輪流交替,不讓滅火中斷,狹小空間里,粗重的喘息聲與火苗的“滋滋”聲交織在一起。

  此時,何乙四夫剛從菜市場回來。得知弟弟和伙計們?nèi)ゾ然,他抓起剩余的滅火器也趕到救火現(xiàn)場。趕到現(xiàn)場時,何撒力海幾人的滅火器已快用完,火苗已被壓制,還有零星燃燒點。何乙四夫遞上新滅火器,自己也加入滅火隊伍,兄弟倆并肩作戰(zhàn),一個壓正面火苗,一個防火星躥到鄰居家,還提醒圍觀居民退到安全區(qū)。

  半小時后,明火被撲滅,幾人腿麻喉干,卻沒休息,一直協(xié)助消防救援力量清理殘火到次日凌晨,確認無復(fù)燃風(fēng)險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店里。

  坐下喝熱湯時,有人問何撒力海怕不怕,他樸實一笑說:“沒想那么多,鄰居喊救命,哪能不管?”何乙四夫也認同:1997年他從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來北京打工,一年后湊錢在陶然亭公園附近開起了第一家拉面店。20多年來,他們始終記著“互幫互助、民族團結(jié)”,街坊鄰里有事需要幫助,他們都會主動搭把手,小小的青海拉面店早已成為胡同各族居民的“暖心驛站”。

  甜!鄰里送錦旗致謝暖人心

  10月27日,受災(zāi)居民程六、周聯(lián)帶著兩面錦旗和慰問紅包,來到店里道謝。兩面錦旗上“危難伸援手 義舉感人心 火海無情人有情”“鍋中烹美味 火場顯英雄”的字樣格外醒目。

  “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救援及時,液化氣罐爆炸的話,整條胡同的居民都有危險。”周聯(lián)握著何乙四夫的手紅了眼,硬把紅包往他手里塞。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連連婉拒,最后在眾人的勸說下,留下兩面錦旗。“紅包不能要,都是鄰居,互相幫忙是本分,收了錢,情誼就變味了。”何乙四夫說,“我們開店靠手藝良心,救火不是為錢,以后鄰居有需要,還會幫忙。”

  周聯(lián)反復(fù)跟店里的食客說起那天的事:“胡同窄得兩人難并行,他們在煙里進進出出滅火,我嚇得腿軟跟不上,那背影這輩子忘不了。”食客們也紛紛稱贊。

  贊!眾人爭吃“英雄面”傳美名

  何氏兄弟和伙計們英勇救火、守護各族鄰居安全的事跡,很快就在社區(qū)里傳開了。不少老食客特意到店里來,點名要吃“英雄面”,還對著幾人豎起大拇指:“以前就覺得你們家的拉面好吃,沒想到你們還這么勇敢,這‘英雄面’吃得值,不僅暖肚子,更暖人心。”有的食客還特意帶著家人和朋友來,說要讓孩子也感受一下這份跨越民族的勇氣與溫暖,讓民族團結(jié)的種子在孩子心里生根發(fā)芽。

  本報“西海新聞”轉(zhuǎn)發(fā)了何氏兄弟和伙計們滅火救人的事跡后,全網(wǎng)播放量破300萬,網(wǎng)友稱贊不斷:“這碗面盛著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青海漢子好樣的”“平凡英雄詮釋民族團結(jié)”“以后去北京,必吃這家‘英雄面’”。

  而在千里之外的青海循化,親朋好友們看到何乙四夫他們救人的視頻,才知道幾人的壯舉。他們的事跡,是眾多青海拉面人的一個縮影。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一批又一批青海人走出家鄉(xiāng),帶著拉面手藝,在全國各個城市開起了拉面店。他們大多樸實、善良,在做好生意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他人、傳遞溫暖。如今,“撒拉夢·西域小面匠”里,依舊每天人來人往,各族食客圍坐在一起,吃得熱火朝天。何乙四夫和何撒力海還是像以前一樣,忙著招呼食客、打理店鋪,伙計們也依舊在后廚忙碌,灶火依舊旺,拉面依舊香。墻上的兩面錦旗,成了店里最特別的裝飾,偶爾有食客問起錦旗的來歷,幾人還是會笑著說“應(yīng)該的”,仿佛那天沖進火海的勇敢之舉,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記者手記

  胡同里的煙火氣依舊濃郁,青磚灰瓦間,民族團結(jié)的溫暖也依舊在流淌。何乙四夫、何撒力海和幾名拉面店伙計,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諦,也詮釋了民族團結(jié)的深刻內(nèi)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藏在尋常日子里各族鄰里間的互幫互助,藏在危難時刻不同民族的挺身而出,藏在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拉面里,藏在一次次義無反顧、守護各族同胞安全的逆行中。

  就像這深秋的胡同,風(fēng)雖涼,卻因這份跨越民族的溫暖而格外動人;就像這碗拉面,湯雖濃,卻因這份樸實的擔當與民族團結(jié)的情誼而愈發(fā)美味。而這些平凡的青海拉面人,也將帶著這份擔當與溫暖,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繼續(xù)用自己的方式,書寫屬于平凡人的英雄故事,讓民族團結(jié)的花朵,在煙火氣中,開得愈發(fā)絢爛。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辛勤 周建萍 趙俊杰
編輯:王婷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