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秋日的西寧,景色宜人。走進西寧市城西區(qū)力盟商圈消防救援站,紅色消防車整齊列陣,訓練場上隊員們正刻苦操練,站長瑪尼堅身著藍色作訓服,目光堅毅,正耐心指導隊員們調整救援裝備。“每一次訓練都要較真,因為火場和救援現(xiàn)場沒有‘重來’的機會。”他的話語樸實卻有力,一如他20年消防生涯里始終堅守的信念。
消防員的字典里,沒有“退縮”二字。從“玉樹抗震救災”到“格爾木抗洪搶險”,從“青劇影城火災撲救”到“大通山洪災害”救援,瑪尼堅始終沖鋒在最危險的地方,累計搶救遇險群眾180余人。“我是黨員,又是站長,危險面前必須先上。”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用行動踐行的誓言。
“同志,能幫我充個手機電嗎?”“大爺,您要是累了,這邊有熱水和休息區(qū)。”在力盟商圈的“火焰藍24小時便民服務站”里,這樣的對話時常發(fā)生。而這個便民服務站的“創(chuàng)始人”,正是瑪尼堅。“平時出警時,經?吹江h(huán)衛(wèi)工人、快遞小哥在路邊找水喝,游客找不到路也很著急。”瑪尼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主動向隊里提議,利用救援站的閑置空間,建立一個24小時便民服務站。很快,服務站就配備了熱水、充電插座、急救箱、雨傘、地圖等物資,推出了飲水、充電、應急醫(yī)療、問路指引等26項服務。
如今,這個小小的服務站已成了商圈里的“暖心港灣”。環(huán)衛(wèi)工人累了能歇腳,快遞小哥渴了能喝水,游客迷路了能問路,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遇到困難也能來求助。截至目前,便民服務站已為3000多名群眾提供服務,這種做法還在西寧消防隊伍中廣泛推廣,讓“火焰藍”的溫暖遍布城市各個角落。
不僅如此,瑪尼堅還帶領隊員們?yōu)檩爡^(qū)群眾送飲用水300余噸,完成城市排澇80余次。有一次他在新寧廣場執(zhí)勤時,發(fā)現(xiàn)一名放風箏的老人突然暈厥。“時間就是生命!”他立即讓群眾撥打120,自己則跪在地上為老人做急救。直到老人逐漸恢復意識,救護車趕到現(xiàn)場,他才松了口氣。事后,醫(yī)護人員說:“幸虧急救及時,再晚一點就錯過最佳救援時間了。”
“滅火救援是‘事后救’,消防安全宣傳是‘事前防’。”瑪尼堅深知,只有讓更多人掌握消防安全知識,才能減少火災和事故的發(fā)生。20年來,他常年承擔消防安全知識宣傳任務,走進企業(yè)、校園、社區(qū)、商場,開展宣傳培訓500余次,受眾達上萬人。
他會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老人講解防火常識,會帶著孩子們模擬火災逃生,會給企業(yè)員工演示滅火器使用方法。“每次看到大家認真學習的樣子,我就覺得再累也值得。”瑪尼堅說,他希望能把“平安種子”播撒到每個角落,讓更多家庭遠離危險。
如今,瑪尼堅已榮登“青海好人榜”,獲得“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面對榮譽,他始終保持謙遜:“這些榮譽不是給我個人的,是給所有堅守在消防一線的戰(zhàn)友們的。只要群眾需要,我就會一直堅守在‘火焰藍’的崗位上,守護好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民。”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