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人物故事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千結解開憑韌勁 排憂解難護和諧
——記海北州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尕特卓瑪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晶
發(fā)布時間:2025-07-17 07:31:21
編輯:孔令磊
QQ圖片20250717055925尕特卓瑪(中)調解糾紛。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您別急,把當時簽的合同條款再說說——哦,沒寫明具體完工日期是吧?這確實容易產生誤會。”7月15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內,人民調解崗調解員尕特卓瑪正接聽電話了解一起勞務糾紛案件,手里的筆在本子上快速記著。

  勞務糾紛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需要調解員掌握動態(tài)溝通的節(jié)奏,時刻保持對“情理法”的平衡感。為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尕特卓瑪努力學習業(yè)務知識,積極提升自身能力,經常向有經驗的法官、律師、調解員請教,力爭把調解工作做到最好。

  4月10日18時許,20多名農民工情緒激動地涌入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看著他們滿臉焦灼與憤怒,尕特卓瑪顧不上一天的疲憊,立刻迎上去招呼大家坐下,遞上熱水說:“大家伙兒先別急,有啥難處慢慢說。”

  人群里有人紅著眼眶開口,說因勞務報酬支付標準爭議,40多位工友已被拖欠工資數月。尕特卓瑪邊聽邊快速記錄,時不時插話確認細節(jié):“欠薪總額是多少?有沒有簽勞動合同?”等大家情緒稍緩,她立即上報單位說明情況,并連夜撥通人社部門電話,又轉頭安撫眾人:“今晚我就聯系包工頭核實,明天一早咱們三方碰面談,保證不讓大家白跑。”

  那天晚上,辦公室的燈亮了一整夜,她雙眼布滿血絲,緊盯著電腦屏幕核對每一筆數據,認真填寫卷宗,并整理好農民工的工資清單。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尕特卓瑪協調法律顧問組建專家團隊,發(fā)動社區(qū)干部協助穩(wěn)控農民工情緒。調解室里,她化身普法員,亮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法律利劍,細細剖析拖欠工資對企業(yè)信譽的長遠損害。從法理講到情理,她沙啞的嗓音擲地有聲。即使談判一次次陷入僵局,她也始終沒松過勁,拉著各方力量反復溝通,在一次次智慧的交鋒中,僵持的局面有了松動,欠薪方承諾10天內結清欠款。

  然而10天過去了,拖欠的薪資依舊沒有著落。“卓瑪調解員,又過去10天了!他到底哪天才能給我們發(fā)工資。”電話那頭,農民工帶著哭腔的詢問像重錘敲在尕特卓瑪心上,她握著手機的指尖仿佛都有些發(fā)麻。

  第二天一早,她帶著材料陪農民工前往工地。終于,欠薪方愿意支付拖欠的工資。4月24日下午,當銀行內20多個工資到賬的短信提示音此起彼伏響起時,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紅著眼眶,攥著手機哽咽道:“謝謝您,讓我們拿回血汗錢!”

  經過十幾天的不懈努力,尕特卓瑪成功為47位農民工討回薪資25萬余元。“農民工兄弟掙的是辛苦錢、養(yǎng)家錢,保障他們的工資及時足額到賬,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作為調解員,我的工作就是當好‘橋梁’,在法律框架內,用情理打通隔閡。既要幫工友拿到應得的報酬,也要引導企業(yè)明白守信踐諾的重要性,爭取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尕特卓瑪感慨地說。

  在商業(yè)糾紛調解中,逐字研讀合同文本,梳理爭議焦點;在婚姻糾紛中,深入傾聽夫妻雙方訴求,剖析情感破裂緣由,引導雙方理性溝通;在民間借貸糾紛中,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化解債務紛爭……尕特卓瑪始終秉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理念,穿梭于情緒對立的雙方之間,最終引導雙方找到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讓糾紛在理解與包容中畫上句號。

  面對新時代矛盾糾紛主體多元化、類型復雜化、訴求多樣化的挑戰(zhàn),尕特卓瑪積極探索建立“線上+線下”立體化調解模式,利用微信搭建24小時在線調解平臺,遇到當事人因路途遙遠、行動不便等原因無法到場的情況,就通過視頻連線“隔空調解”,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解決矛盾。同時,她積極推廣海北州矛盾糾紛“解紛碼”,手把手指導群眾掃碼提交糾紛信息、在線參與調解。在長期的調解實踐中,她還創(chuàng)新打造了“1+N”調解模式,串聯起社區(qū)干部、律師等多元力量,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

  憑借日復一日的付出與堅守,尕特卓瑪逐漸成長為調解戰(zhàn)線上的行家里手。從事調解工作7年來,她已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

  “我們正在打造‘卓瑪調解室’矛盾化解品牌,通過創(chuàng)設‘黨建引領+民族文化+法治思維’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深度整合基層治理資源。”尕特卓瑪說,調解室以精通漢藏雙語、深諳藏族民俗文化的少數民族女性調解員為核心力量,廣泛吸納律師、婦聯干部、基層司法工作者等專業(yè)人才,將法律法規(guī)與藏族“崇德尚和”的傳統(tǒng)理念相融合,既嚴守法律底線、規(guī)范調解程序,又巧妙運用藏族諺語、民俗儀式等柔性手段,構建獨具民族特色的矛盾調解模式。

  如今,在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內,不時有群眾表示“我要找卓瑪調解。”尕特卓瑪說:“當事人握手言和時臉上的笑容,就是我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我會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用專業(yè)和溫情守護公平正義。”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調度全省防汛工作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
青海湟源:丹噶爾古城三人籃球賽落幕
24H熱點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有矛盾,...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湟中四年:見聞于心,山河入...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掏心窩說事兒 ...
【青春無畏 創(chuàng)業(yè)有路】李善云:初心刻在田壟上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高原“木蘭”映山河 綻放“...
【山海同心 筑夢青!俊凹词够氐浇K,心也牽掛著...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茶韻解憂 韌心...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靠追疲河谩1+”思維踐行司...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群眾“芝麻事”...
【青春無畏 創(chuàng)業(yè)有路】90后“女掌門”的鄉(xiāng)土征程
熱點圖片
跨越海拔3000米的仁心接力——援青故事(12)
跨越海拔3000米的仁...
青海湖畔的追夢牧歌
青海湖畔的追夢牧歌
湟中四年:見聞于心,山河入懷——記南京市東西部協作掛職干部、湟中區(qū)委副書記、副區(qū)長徐寧
湟中四年:見聞于心...
“有矛盾,找達保準沒錯!”——記海南州興海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調解員達保
“有矛盾,找達保準...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诙膶铆h(huán)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綜述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關注西寧“避暑房業(yè)態(tài)”系列報道之一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小山村里扎了根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
汽笛響,青春行!——青海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見聞
汽笛響,青春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千結解開憑韌勁 排憂解難護和諧
——記海北州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尕特卓瑪

青海日報
2025-07-17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千結解開憑韌勁 排憂解難護和諧
——記海北州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尕特卓瑪

青海日報
2025-07-17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人民調解員】千結解開憑韌勁 排憂解難護和諧
——記海北州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尕特卓瑪

  • 2025-07-17 07:31:21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717055925尕特卓瑪(中)調解糾紛。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您別急,把當時簽的合同條款再說說——哦,沒寫明具體完工日期是吧?這確實容易產生誤會。”7月15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內,人民調解崗調解員尕特卓瑪正接聽電話了解一起勞務糾紛案件,手里的筆在本子上快速記著。

  勞務糾紛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需要調解員掌握動態(tài)溝通的節(jié)奏,時刻保持對“情理法”的平衡感。為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尕特卓瑪努力學習業(yè)務知識,積極提升自身能力,經常向有經驗的法官、律師、調解員請教,力爭把調解工作做到最好。

  4月10日18時許,20多名農民工情緒激動地涌入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看著他們滿臉焦灼與憤怒,尕特卓瑪顧不上一天的疲憊,立刻迎上去招呼大家坐下,遞上熱水說:“大家伙兒先別急,有啥難處慢慢說。”

  人群里有人紅著眼眶開口,說因勞務報酬支付標準爭議,40多位工友已被拖欠工資數月。尕特卓瑪邊聽邊快速記錄,時不時插話確認細節(jié):“欠薪總額是多少?有沒有簽勞動合同?”等大家情緒稍緩,她立即上報單位說明情況,并連夜撥通人社部門電話,又轉頭安撫眾人:“今晚我就聯系包工頭核實,明天一早咱們三方碰面談,保證不讓大家白跑。”

  那天晚上,辦公室的燈亮了一整夜,她雙眼布滿血絲,緊盯著電腦屏幕核對每一筆數據,認真填寫卷宗,并整理好農民工的工資清單。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尕特卓瑪協調法律顧問組建專家團隊,發(fā)動社區(qū)干部協助穩(wěn)控農民工情緒。調解室里,她化身普法員,亮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法律利劍,細細剖析拖欠工資對企業(yè)信譽的長遠損害。從法理講到情理,她沙啞的嗓音擲地有聲。即使談判一次次陷入僵局,她也始終沒松過勁,拉著各方力量反復溝通,在一次次智慧的交鋒中,僵持的局面有了松動,欠薪方承諾10天內結清欠款。

  然而10天過去了,拖欠的薪資依舊沒有著落。“卓瑪調解員,又過去10天了!他到底哪天才能給我們發(fā)工資。”電話那頭,農民工帶著哭腔的詢問像重錘敲在尕特卓瑪心上,她握著手機的指尖仿佛都有些發(fā)麻。

  第二天一早,她帶著材料陪農民工前往工地。終于,欠薪方愿意支付拖欠的工資。4月24日下午,當銀行內20多個工資到賬的短信提示音此起彼伏響起時,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紅著眼眶,攥著手機哽咽道:“謝謝您,讓我們拿回血汗錢!”

  經過十幾天的不懈努力,尕特卓瑪成功為47位農民工討回薪資25萬余元。“農民工兄弟掙的是辛苦錢、養(yǎng)家錢,保障他們的工資及時足額到賬,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作為調解員,我的工作就是當好‘橋梁’,在法律框架內,用情理打通隔閡。既要幫工友拿到應得的報酬,也要引導企業(yè)明白守信踐諾的重要性,爭取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尕特卓瑪感慨地說。

  在商業(yè)糾紛調解中,逐字研讀合同文本,梳理爭議焦點;在婚姻糾紛中,深入傾聽夫妻雙方訴求,剖析情感破裂緣由,引導雙方理性溝通;在民間借貸糾紛中,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化解債務紛爭……尕特卓瑪始終秉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理念,穿梭于情緒對立的雙方之間,最終引導雙方找到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讓糾紛在理解與包容中畫上句號。

  面對新時代矛盾糾紛主體多元化、類型復雜化、訴求多樣化的挑戰(zhàn),尕特卓瑪積極探索建立“線上+線下”立體化調解模式,利用微信搭建24小時在線調解平臺,遇到當事人因路途遙遠、行動不便等原因無法到場的情況,就通過視頻連線“隔空調解”,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解決矛盾。同時,她積極推廣海北州矛盾糾紛“解紛碼”,手把手指導群眾掃碼提交糾紛信息、在線參與調解。在長期的調解實踐中,她還創(chuàng)新打造了“1+N”調解模式,串聯起社區(qū)干部、律師等多元力量,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

  憑借日復一日的付出與堅守,尕特卓瑪逐漸成長為調解戰(zhàn)線上的行家里手。從事調解工作7年來,她已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

  “我們正在打造‘卓瑪調解室’矛盾化解品牌,通過創(chuàng)設‘黨建引領+民族文化+法治思維’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深度整合基層治理資源。”尕特卓瑪說,調解室以精通漢藏雙語、深諳藏族民俗文化的少數民族女性調解員為核心力量,廣泛吸納律師、婦聯干部、基層司法工作者等專業(yè)人才,將法律法規(guī)與藏族“崇德尚和”的傳統(tǒng)理念相融合,既嚴守法律底線、規(guī)范調解程序,又巧妙運用藏族諺語、民俗儀式等柔性手段,構建獨具民族特色的矛盾調解模式。

  如今,在剛察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內,不時有群眾表示“我要找卓瑪調解。”尕特卓瑪說:“當事人握手言和時臉上的笑容,就是我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我會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用專業(yè)和溫情守護公平正義。”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王晶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