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人物故事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在孩子心中播撒希望的種子
——援青故事④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 晶 王曉炯
發(fā)布時間:2025-06-24 07:44:40
編輯:易 娜
陳磊給學生們講科學知識。王曉炯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同學們,你們見過會跳舞的米粒嗎?”6月17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小學二年級三班的科學課堂上,來自山東聊城的援青教師陳磊舉起玻璃杯,將雪碧緩緩倒入杯中,撒一把米粒進去。

  隨著筷子在杯口摩擦出嗡嗡地震動,米粒突然蹦跳起來,就像一個個小小舞者,有的轉(zhuǎn)圈圈,有的上下跳動,還有的相互碰撞。瞬間,教室里響起一片吸氣聲,學生先巴扎西瞪大雙眼,鼻尖幾乎貼到玻璃杯上:“哇,米粒真的跳起舞了。”

  “米粒的跳動是由于雪碧中二氧化碳氣泡附著在米粒上,增加了浮力,當氣泡破裂時,米粒因重力作用下沉,如此反復形成跳舞效果。”看到孩子們興奮的神情,陳磊笑著說,“沉浸式”體驗教學讓抽象的科學原理化作可見、可玩、可思的成長養(yǎng)分。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山東與青海雖相隔千里,卻因東西部協(xié)作的橋梁而緊密相連。2024年8月,陳磊積極響應國家“組團式援青”號召,毅然前往海北州剛察縣援教,承擔剛察縣小學一、二年級6個班的科學課。

  剛到青海,強烈的高原反應就給陳磊來了個下馬威:頭疼、失眠、皮膚干裂起皮……每一項都在考驗著他的意志,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陳磊迅速調(diào)整狀態(tài),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陳磊查看學生的繪畫作品。王曉炯 攝

  由于這里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學生的基礎也參差不齊。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陳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他利用課后時間耐心輔導,從最基本的知識點講起,一步一個腳印,幫助他們夯實基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為他們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學習資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

  “有人說,援青是奉獻,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收獲。當我看到孩子們在科學實驗中學會合作與探究,當我聽到牧區(qū)家長用漢語說出‘謝謝老師’,當我感受到團隊教師從‘新手’到‘骨干’的蛻變,我知道,這一年的付出,早已在彼此的生命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陳磊說,教育幫扶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文化的融合與心靈的共鳴。

  “以教師的名義,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在剛察縣2025年中小學師生“典耀中華”誦讀比賽中,陳磊滿含深情地朗誦《以教師的名義》。正如詩歌所寫,他以愛心和智慧澆灌高原格桑花,以赤誠之心書寫新時代教育援青的精彩篇章。

  課堂上,陳磊帶領孩子探索科學奧秘,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生動可感,更在幼小心靈中播下“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火種;課堂下,他主動組織科學組教研活動,通過集體備課、示范課等提升當?shù)亟處熃虒W水平。針對實驗室短板,他帶領團隊完成器材清點編碼、制定實驗目錄、打造“科學長廊”等任務。

  一年的援青時光,既是一次磨礪初心的精神洗禮,也是一段與高原共生長的生命旅程。“只要心中有光,每一個平凡的課堂都能成為孕育夢想的搖籃。我愿做教育的‘追光者’,在每一片需要的土地上,播撒希望,靜待花開。讓跨越山海的守望,照亮未來的星辰。”陳磊說。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北京學習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天津舉行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青海西寧:文化公園千株睡蓮競放
青海西寧:大通警民合力救助兩只野生動物
24H熱點
“環(huán)保衛(wèi)士”端主加:俯身拾荒者 昂首護綠人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六十行】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他用金子般的心照亮助殘路——記全國勞動模范關卻才讓
【青春無畏 創(chuàng)業(yè)有路】代青永措: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新農(nóng)人”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跨越山海,讓高原土地結(jié)出“...
【山海同心 筑夢青!课餍新洉鴮懺嗲閼选...
【山海同心 筑夢青!俊案咧袛(shù)學講義”背后的援青...
【青春無限 創(chuàng)業(yè)有路】把“悶頭做事”熬成最硬底氣
【源生萬像】尋跡“動物世界”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筷愔拘悖核痉▽嵺`初心不改
熱點圖片
【聚焦第26屆中國·青海綠色發(fā)展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青洽會探館
【聚焦第26屆中國·青...
【青洽會前瞻】第26屆青洽會各項工作進入沖刺階段
【青洽會前瞻】第26...
文亭巷社區(qū)的歌兒傳四方
文亭巷社區(qū)的歌兒傳四方
高原“綠電鋁” 出鞘向光行
高原“綠電鋁” 出鞘...
高原智慧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上線 年發(fā)電量有望提升25%
高原智慧電站智能巡...
“凌小蟄”重生背后的流量密碼
“凌小蟄”重生背后...
海北:守護青山翠影 收獲“綠色”未來
海北:守護青山翠影 ...
算電協(xié)同,解鎖“零碳”產(chǎn)業(yè)園密碼——“綠色算力賦能青海實體經(jīng)濟”系列報道④
算電協(xié)同,解鎖“零...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quán)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吭诤⒆有闹胁ト鱿M姆N子
——援青故事④

青海日報
2025-06-24 07:4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吭诤⒆有闹胁ト鱿M姆N子
——援青故事④

青海日報
2025-06-24 07:4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山海同心 筑夢青!吭诤⒆有闹胁ト鱿M姆N子
——援青故事④

  • 2025-06-24 07:44:40
  • 來源:青海日報
陳磊給學生們講科學知識。王曉炯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同學們,你們見過會跳舞的米粒嗎?”6月17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小學二年級三班的科學課堂上,來自山東聊城的援青教師陳磊舉起玻璃杯,將雪碧緩緩倒入杯中,撒一把米粒進去。

  隨著筷子在杯口摩擦出嗡嗡地震動,米粒突然蹦跳起來,就像一個個小小舞者,有的轉(zhuǎn)圈圈,有的上下跳動,還有的相互碰撞。瞬間,教室里響起一片吸氣聲,學生先巴扎西瞪大雙眼,鼻尖幾乎貼到玻璃杯上:“哇,米粒真的跳起舞了。”

  “米粒的跳動是由于雪碧中二氧化碳氣泡附著在米粒上,增加了浮力,當氣泡破裂時,米粒因重力作用下沉,如此反復形成跳舞效果。”看到孩子們興奮的神情,陳磊笑著說,“沉浸式”體驗教學讓抽象的科學原理化作可見、可玩、可思的成長養(yǎng)分。

  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山東與青海雖相隔千里,卻因東西部協(xié)作的橋梁而緊密相連。2024年8月,陳磊積極響應國家“組團式援青”號召,毅然前往海北州剛察縣援教,承擔剛察縣小學一、二年級6個班的科學課。

  剛到青海,強烈的高原反應就給陳磊來了個下馬威:頭疼、失眠、皮膚干裂起皮……每一項都在考驗著他的意志,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陳磊迅速調(diào)整狀態(tài),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陳磊查看學生的繪畫作品。王曉炯 攝

  由于這里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學生的基礎也參差不齊。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陳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他利用課后時間耐心輔導,從最基本的知識點講起,一步一個腳印,幫助他們夯實基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為他們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學習資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

  “有人說,援青是奉獻,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收獲。當我看到孩子們在科學實驗中學會合作與探究,當我聽到牧區(qū)家長用漢語說出‘謝謝老師’,當我感受到團隊教師從‘新手’到‘骨干’的蛻變,我知道,這一年的付出,早已在彼此的生命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陳磊說,教育幫扶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文化的融合與心靈的共鳴。

  “以教師的名義,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在剛察縣2025年中小學師生“典耀中華”誦讀比賽中,陳磊滿含深情地朗誦《以教師的名義》。正如詩歌所寫,他以愛心和智慧澆灌高原格桑花,以赤誠之心書寫新時代教育援青的精彩篇章。

  課堂上,陳磊帶領孩子探索科學奧秘,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生動可感,更在幼小心靈中播下“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火種;課堂下,他主動組織科學組教研活動,通過集體備課、示范課等提升當?shù)亟處熃虒W水平。針對實驗室短板,他帶領團隊完成器材清點編碼、制定實驗目錄、打造“科學長廊”等任務。

  一年的援青時光,既是一次磨礪初心的精神洗禮,也是一段與高原共生長的生命旅程。“只要心中有光,每一個平凡的課堂都能成為孕育夢想的搖籃。我愿做教育的‘追光者’,在每一片需要的土地上,播撒希望,靜待花開。讓跨越山海的守望,照亮未來的星辰。”陳磊說。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王 晶 王曉炯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