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文化旅游
《格桑花》獲“金法槌獎”微電影類三等獎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洪旭
發(fā)布時間:2024-12-10 07:51:28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2月9日,由海南藏族自治州興?h人民法院組織拍攝的法治微電影《格桑花》,在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金法槌獎”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中,榮獲微電影類三等獎。

  此次活動共征集到31個省(區(qū)、市)作品1229部,其中微電影227部、微視頻1002部。千余部“雙微”作品堅持立足法治實踐,與人民同向同行,其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贏得受眾認可。

  微電影《格桑花》以興?h人民法院河卡法庭開展審判調解工作為背景,講述了河卡法庭作為興?h人民法院“楓橋法庭”創(chuàng)建的先行試點,主動拓展服務職能,積極探索推進“楓橋經驗”本土化的具體實踐,展示出興海法院干警用心繪就興海好“楓”景的積極作為。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赴烏蘭縣調研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情況
青海:舞劇《昆侖問道》將全國巡演
青海:羚羊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海學者"擬推薦初選人選名單
關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戶端新LOGO的公告
全警出動開展“冬季行動”集中清查整治行動
西寧已有228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qū)
24H熱點
【文化中國行】一支畫筆繪初心 一段傳承鑄匠心
【文化中國行】舞劇《昆侖問道》亮相青海大劇院
青海大通冰雪歡樂季開始啦
青海省剛察縣舉辦“登昆侖 觀西海”冬季旅游活動
青海海西:《達娃的童年》榮獲世界兒童電影年會獎項
奇幻之旅:“西寧+”冬季游寶藏路線
“大美三江源國家公園攝影展暨自然教育進場館”活...
熱貢藝術保護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果展啟幕
趣賞冬韻悅沐溫泉 冰雪海晏趣味十足——青海海晏縣...
青海大通:傳承非遺,社火培訓舞熱這個冬天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黃河之畔的“生態(tài)答卷”——循化縣探索建立“五項機制” 推動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一線觀察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從經濟發(fā)展之“質”看群眾獲得之“實”——走進西寧看發(fā)展·蹲點調研之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顆小果撐起一個產業(yè)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以食為媒 青海遞出美味名片
以食為媒 青海遞出美...
從隨手扔到隨手分,從垃圾到資源 西寧已有228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qū)
從隨手扔到隨手分,...
玉樹特色農畜產品閃耀深圳食博會
玉樹特色農畜產品閃...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企業(yè)辦到家門口 幸福生活有奔頭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46載光影筑夢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二十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格;ā帆@“金法槌獎”微電影類三等獎

青海日報
2024-12-10 07:5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格;ā帆@“金法槌獎”微電影類三等獎

青海日報
2024-12-10 07:5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格;ā帆@“金法槌獎”微電影類三等獎

  • 2024-12-10 07:51:28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2月9日,由海南藏族自治州興?h人民法院組織拍攝的法治微電影《格;ā,在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金法槌獎”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中,榮獲微電影類三等獎。

  此次活動共征集到31個省(區(qū)、市)作品1229部,其中微電影227部、微視頻1002部。千余部“雙微”作品堅持立足法治實踐,與人民同向同行,其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贏得受眾認可。

  微電影《格;ā芬耘d?h人民法院河卡法庭開展審判調解工作為背景,講述了河卡法庭作為興?h人民法院“楓橋法庭”創(chuàng)建的先行試點,主動拓展服務職能,積極探索推進“楓橋經驗”本土化的具體實踐,展示出興海法院干警用心繪就興海好“楓”景的積極作為。

作者 張洪旭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