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黨旗飄揚在抗震救災一線】危難時,我們挺起脊梁
——共產黨員奮戰(zhàn)在抗震救災最前線的報告
作者:李增平 祁宗珠 彭娜
發(fā)布時間:2023-12-22 08:07:51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積石山6.2級地震發(fā)生后,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組織30名縣級領導下沉聯點鄉(xiāng)鎮(zhèn)靠前指揮,各鄉(xiāng)鎮(zhèn)、消防、公安、醫(yī)院等2500余名黨員、干部奔赴災區(qū)開展傷亡搜救、轉移群眾、險情排查等工作,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最堅決的態(tài)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民警在救援現場值守。李增平 攝

  5分鐘,集結520余名黨員干部

  面對災難,共產黨員沖鋒在前、干在最先,哪里有需要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好,我馬上過來。”“稍等,我馬上安排。”“我馬上處理。”……

  12月20日17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zhèn)黨委副書記余曉陽,風風火火跑進民和官亭土族中學,他手里緊握電話,看著眼前堆積的物資說:“我剛運送物資去了。”

  地震發(fā)生后,民和官亭土族中學變成了官亭鎮(zhèn)的物資接收點,所有下發(fā)和捐贈的物資統(tǒng)一在這里接收,然后根據實際需求分送到各村。

  運送物資的大貨車、三輪車進進出出,現場一派繁忙。帳篷、折疊床、方便面、礦泉水、爐子、棉被、大衣……不同的物資分類堆放,不一會兒堆積如山的物資被搬走了一大半,過了一會新送來的物資又堆積起來了。

  學校門口一側堆放著煤炭,一輛挖掘機來回開動,一輛輛滿載煤炭的三輪車駛離……察看一圈物資收發(fā)情況,余曉陽的電話沒有斷過。這兩天,他一天要接打八九十通電話。他說:“今天收到多少物資,就得發(fā)放出去多少,必須保證物資當天送達村民手中。”

  地震發(fā)生后,在縣城父母家的余曉陽,立即開車往鎮(zhèn)上趕,零時30分到達鎮(zhèn)上,黨委班子10人全部到崗。“我們在微信工作群里一喊,僅用5分鐘就集結了520余名黨員、干部,迅速開展人員搜救工作。”他說。

  開展人員搜救工作的同時,黨員干部們還要負責轉移傷者,全力以赴保障道路暢通,一直忙到中午。緊接著,又開始排查房屋受損情況,安置村民,想方設法解決村民的吃、住、用水、用電等問題。

  這次地震中,官亭鎮(zhèn)八成左右房屋受損嚴重,余曉陽家也不例外。他家在趙木川村,離鎮(zhèn)上8公里遠。這一天,鄰居見他還沒有回家查看房屋情況,給他打電話,他都沒顧上接。他從鄰居發(fā)來的視頻得知,家里院墻倒塌了,主屋受損不能住人,他只說了一句“沒事”,接著繼續(xù)忙。

  21日,捐贈的物資更多了,黨員干部就更忙了,臨時安置點的取暖問題要解決,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要及時清理,再忙也沒有一名干部有怨言。“我們還在微信群里安撫群眾情緒,得想辦法開導、安撫群眾。”余曉陽說,官亭鎮(zhèn)有15個黨支部,關鍵時刻,黨員干部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朱學林走進教室查看受損情況。李增平 攝

  反應迅速,918名學生安全疏散

  危急關頭迎難而上,把群眾冷暖置于首位——

  12月19日零時許,民和官亭土族中學校長朱學林被震醒,他套上棉衣,光著腳趿拉著皮鞋,向學生宿舍樓跑去。

  “學校每個月會組織各種演練,第一反應就是地震了,要跑!根本來不及去感受冷不冷。”朱學林跑下樓時,才想起手機沒拿,但心里惦記著學生,他沿路讓跑出來的老師快去組織學生疏散,自己快速沖到宿舍樓一層一層排查有沒有學生落在宿舍。

  跑到第二棟學生宿舍的時候,朱學林聽到學生的呼救聲,跑過去發(fā)現因為墻體變形門被卡住了,學生被困屋中。“第一反應就是讓學生往后退,自己使勁將門踹開。”朱學林說。

  師生同心協(xié)力,看到一個個學生安全疏散到操場,朱學林和老師們都舒了一口氣。再看倉促間孩子們穿著單衣,有的甚至光著腳,他連忙組織老師進入宿舍一樓將被子從窗戶中扔出來,給孩子們保暖,自己的腳受傷都沒有感覺到。

  “我是黨員,也是校長,確保學生的安全是我的職責。”疏散完學生后,朱學林著手將學生安置好,聯系就近能接孩子的家長將孩子接回,接不了的安排班車送,聯系不到家長的40名學生安排到民和縣城賓館暫住。后期的教學工作也是朱學林的心事,按照縣教育局的安排,已經計劃好將學生暫時疏散到縣城的3所中學就讀。

  地震時因為朱學林沒帶手機,家里80歲的老母親心臟病復發(fā)聯系不到他。他的兒子連夜從西寧趕回老家,直到在學校找到他,看到父親的背影才給家族群里報了平安:“我爸沒事,很忙。”

  心系人民,關鍵時刻更顯忠誠本色

  在逆境中,將堅實脊梁高高挺起——

  人民公安心系人民,關鍵時刻更顯忠誠本色。面對重大災情,公安隊伍責無旁貸。在省公安廳統(tǒng)一調度下,3200余名警力馳援一線。

  “現在通往災區(qū)的路暢通嗎?我們有一批棉衣支援災區(qū)。”12月19日16時,海東市民和縣公安局中川派出所電話響起,剛從救援現場返回派出所的輔警張慶讓接到群眾電話詢問。他答復:“謝謝你們,我們的執(zhí)勤人員一直在崗,全力保障救援車輛通行!”

  災情發(fā)生以來,中川派出所全員出動配合鄉(xiāng)政府,深入群眾了解受損情況,排查安全隱患,做好安撫工作。中川派出所的村警大部分家在本地,家里有不同程度損失,但大家都想辦法克服困難,全力投入救災工作。

  “地震發(fā)生時,搖晃得特別厲害,我們心里也很害怕。但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黨員,跑出來后的第一反應是群眾怎么樣了?”中川派出所所長張海軍說,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第一時間趕到了受災嚴重的金田村,盡最大可能解救群眾,組織把群眾疏散到安全區(qū)域。

  12月19日到現在,張海軍和全體民警輔警困了在警車上瞇一會兒,連續(xù)奮戰(zhàn)在一線。在救援現場來回奔波,夜間腳趾都凍麻了,但依然在忙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將失聯的群眾盡快找到……”說到這里張海軍有些哽咽,抿了抿起皮的嘴唇說,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找人,做好群眾的心理疏導等工作。

  守護健康,臨時黨支部暖人心

  危難中播撒人間真愛,對受傷群眾深情呵護——

  “有咳嗽嗎?”“有沒有其他基礎?”“這里疼不疼?”……

  民和縣中醫(yī)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鮑軍海作為金田村醫(yī)療救助點臨時黨支部成員,負責安置點群眾生命健康。

  12月20日早晨,剛安頓好帳篷,作為3個醫(yī)療救助點之一的負責人,他便帶著醫(yī)護人員,一個帳篷一個帳篷詢問大家身體情況。

  “你這個血壓有些高,給你拿盒降壓藥。”“你有些發(fā)燒,傷寒感冒的癥狀。”鮑軍海詳細詢問每個人的情況,給出對癥的藥物。

  鮑軍海告訴記者,經過一早上走訪,發(fā)現感冒的人比較多,醫(yī)護人員對癥下藥,熬制了預防感冒的中藥分發(fā)給群眾。

  “這個是一天三頓,飯后半小時服用,用水加熱后再用。”聽著醫(yī)生的囑咐,剛剛拿到感冒藥的金田村十社村民楊生知內心無比溫暖。

  “我們過來,就是為了保障群眾的生命健康,作為黨員在這種特殊時刻就是要發(fā)揮帶頭示范作用。”黨旗在安置點帳篷上方迎風飄揚,鮑軍海胸前的黨員徽章熠熠生輝。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在民和縣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省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青海省第十一屆導游大賽圓滿落幕
2023煙臺名優(yōu)海產品宣傳推介發(fā)布會在青海西寧舉行
省網信辦征集"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整治重點的通告
關于面向青海省地震災區(qū)提供教育服務的公告
青海西寧:開門納諫 破解居民煩心事
青海西寧:今冬新增民政救助對象2742戶6095人
24H熱點
“兄弟,我們來了!”
青海省海南州啟動冬春季旅游促銷活動
青海省西寧市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動能逐步釋放
凝聚起銳不可當的“青海力量”黃金72小時
愛心餃子馳援地震災區(qū)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青?拐鹁葹娜占o實
燈亮了 我們心里就踏實了
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勇當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開...
用心用情,打好抗震救災“戰(zhàn)役”
黨群一心 共克時艱
熱點圖片
有一種顏色叫“火焰藍”——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消防救援圖記
有一種顏色叫“火焰...
震后48小時:處處涌動“青海溫度”
震后48小時:處處涌...
科技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注入“硅”動力——“走進西寧開發(fā)區(qū)看高質量發(fā)展”系列報道之六
科技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注入...
用汗水和心血譜出一曲綠色壯歌——記全國防沙治沙標兵何香龍
用汗水和心血譜出一...
【中央生態(tài)環(huán)保督察·民聲熱線】“給中央生態(tài)環(huán)保督察組點贊!”
【中央生態(tài)環(huán)保督察·...
一座年輕城市的活力密碼——同仁市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掠影
一座年輕城市的活力...
枝葉總關情 點滴見初心——記化隆縣群科鎮(zhèn)乙沙二村駐村工作隊員種文龍
枝葉總關情 點滴見初...
厲兵秣馬,匯聚起勠力同心搶險救災的強大合力——青海省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厲兵秣馬,匯聚起勠...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黨旗飄揚在抗震救災一線】危難時,我們挺起脊梁
——共產黨員奮戰(zhàn)在抗震救災最前線的報告

西海都市報
2023-12-22 08: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黨旗飄揚在抗震救災一線】危難時,我們挺起脊梁
——共產黨員奮戰(zhàn)在抗震救災最前線的報告

西海都市報
2023-12-22 08: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黨旗飄揚在抗震救災一線】危難時,我們挺起脊梁
——共產黨員奮戰(zhàn)在抗震救災最前線的報告

  • 2023-12-22 08:07:51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積石山6.2級地震發(fā)生后,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組織30名縣級領導下沉聯點鄉(xiāng)鎮(zhèn)靠前指揮,各鄉(xiāng)鎮(zhèn)、消防、公安、醫(yī)院等2500余名黨員、干部奔赴災區(qū)開展傷亡搜救、轉移群眾、險情排查等工作,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最堅決的態(tài)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民警在救援現場值守。李增平 攝

  5分鐘,集結520余名黨員干部

  面對災難,共產黨員沖鋒在前、干在最先,哪里有需要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好,我馬上過來。”“稍等,我馬上安排。”“我馬上處理。”……

  12月20日17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zhèn)黨委副書記余曉陽,風風火火跑進民和官亭土族中學,他手里緊握電話,看著眼前堆積的物資說:“我剛運送物資去了。”

  地震發(fā)生后,民和官亭土族中學變成了官亭鎮(zhèn)的物資接收點,所有下發(fā)和捐贈的物資統(tǒng)一在這里接收,然后根據實際需求分送到各村。

  運送物資的大貨車、三輪車進進出出,現場一派繁忙。帳篷、折疊床、方便面、礦泉水、爐子、棉被、大衣……不同的物資分類堆放,不一會兒堆積如山的物資被搬走了一大半,過了一會新送來的物資又堆積起來了。

  學校門口一側堆放著煤炭,一輛挖掘機來回開動,一輛輛滿載煤炭的三輪車駛離……察看一圈物資收發(fā)情況,余曉陽的電話沒有斷過。這兩天,他一天要接打八九十通電話。他說:“今天收到多少物資,就得發(fā)放出去多少,必須保證物資當天送達村民手中。”

  地震發(fā)生后,在縣城父母家的余曉陽,立即開車往鎮(zhèn)上趕,零時30分到達鎮(zhèn)上,黨委班子10人全部到崗。“我們在微信工作群里一喊,僅用5分鐘就集結了520余名黨員、干部,迅速開展人員搜救工作。”他說。

  開展人員搜救工作的同時,黨員干部們還要負責轉移傷者,全力以赴保障道路暢通,一直忙到中午。緊接著,又開始排查房屋受損情況,安置村民,想方設法解決村民的吃、住、用水、用電等問題。

  這次地震中,官亭鎮(zhèn)八成左右房屋受損嚴重,余曉陽家也不例外。他家在趙木川村,離鎮(zhèn)上8公里遠。這一天,鄰居見他還沒有回家查看房屋情況,給他打電話,他都沒顧上接。他從鄰居發(fā)來的視頻得知,家里院墻倒塌了,主屋受損不能住人,他只說了一句“沒事”,接著繼續(xù)忙。

  21日,捐贈的物資更多了,黨員干部就更忙了,臨時安置點的取暖問題要解決,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要及時清理,再忙也沒有一名干部有怨言。“我們還在微信群里安撫群眾情緒,得想辦法開導、安撫群眾。”余曉陽說,官亭鎮(zhèn)有15個黨支部,關鍵時刻,黨員干部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朱學林走進教室查看受損情況。李增平 攝

  反應迅速,918名學生安全疏散

  危急關頭迎難而上,把群眾冷暖置于首位——

  12月19日零時許,民和官亭土族中學校長朱學林被震醒,他套上棉衣,光著腳趿拉著皮鞋,向學生宿舍樓跑去。

  “學校每個月會組織各種演練,第一反應就是地震了,要跑!根本來不及去感受冷不冷。”朱學林跑下樓時,才想起手機沒拿,但心里惦記著學生,他沿路讓跑出來的老師快去組織學生疏散,自己快速沖到宿舍樓一層一層排查有沒有學生落在宿舍。

  跑到第二棟學生宿舍的時候,朱學林聽到學生的呼救聲,跑過去發(fā)現因為墻體變形門被卡住了,學生被困屋中。“第一反應就是讓學生往后退,自己使勁將門踹開。”朱學林說。

  師生同心協(xié)力,看到一個個學生安全疏散到操場,朱學林和老師們都舒了一口氣。再看倉促間孩子們穿著單衣,有的甚至光著腳,他連忙組織老師進入宿舍一樓將被子從窗戶中扔出來,給孩子們保暖,自己的腳受傷都沒有感覺到。

  “我是黨員,也是校長,確保學生的安全是我的職責。”疏散完學生后,朱學林著手將學生安置好,聯系就近能接孩子的家長將孩子接回,接不了的安排班車送,聯系不到家長的40名學生安排到民和縣城賓館暫住。后期的教學工作也是朱學林的心事,按照縣教育局的安排,已經計劃好將學生暫時疏散到縣城的3所中學就讀。

  地震時因為朱學林沒帶手機,家里80歲的老母親心臟病復發(fā)聯系不到他。他的兒子連夜從西寧趕回老家,直到在學校找到他,看到父親的背影才給家族群里報了平安:“我爸沒事,很忙。”

  心系人民,關鍵時刻更顯忠誠本色

  在逆境中,將堅實脊梁高高挺起——

  人民公安心系人民,關鍵時刻更顯忠誠本色。面對重大災情,公安隊伍責無旁貸。在省公安廳統(tǒng)一調度下,3200余名警力馳援一線。

  “現在通往災區(qū)的路暢通嗎?我們有一批棉衣支援災區(qū)。”12月19日16時,海東市民和縣公安局中川派出所電話響起,剛從救援現場返回派出所的輔警張慶讓接到群眾電話詢問。他答復:“謝謝你們,我們的執(zhí)勤人員一直在崗,全力保障救援車輛通行!”

  災情發(fā)生以來,中川派出所全員出動配合鄉(xiāng)政府,深入群眾了解受損情況,排查安全隱患,做好安撫工作。中川派出所的村警大部分家在本地,家里有不同程度損失,但大家都想辦法克服困難,全力投入救災工作。

  “地震發(fā)生時,搖晃得特別厲害,我們心里也很害怕。但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黨員,跑出來后的第一反應是群眾怎么樣了?”中川派出所所長張海軍說,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第一時間趕到了受災嚴重的金田村,盡最大可能解救群眾,組織把群眾疏散到安全區(qū)域。

  12月19日到現在,張海軍和全體民警輔警困了在警車上瞇一會兒,連續(xù)奮戰(zhàn)在一線。在救援現場來回奔波,夜間腳趾都凍麻了,但依然在忙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將失聯的群眾盡快找到……”說到這里張海軍有些哽咽,抿了抿起皮的嘴唇說,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找人,做好群眾的心理疏導等工作。

  守護健康,臨時黨支部暖人心

  危難中播撒人間真愛,對受傷群眾深情呵護——

  “有咳嗽嗎?”“有沒有其他基礎?”“這里疼不疼?”……

  民和縣中醫(yī)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鮑軍海作為金田村醫(yī)療救助點臨時黨支部成員,負責安置點群眾生命健康。

  12月20日早晨,剛安頓好帳篷,作為3個醫(yī)療救助點之一的負責人,他便帶著醫(yī)護人員,一個帳篷一個帳篷詢問大家身體情況。

  “你這個血壓有些高,給你拿盒降壓藥。”“你有些發(fā)燒,傷寒感冒的癥狀。”鮑軍海詳細詢問每個人的情況,給出對癥的藥物。

  鮑軍海告訴記者,經過一早上走訪,發(fā)現感冒的人比較多,醫(yī)護人員對癥下藥,熬制了預防感冒的中藥分發(fā)給群眾。

  “這個是一天三頓,飯后半小時服用,用水加熱后再用。”聽著醫(yī)生的囑咐,剛剛拿到感冒藥的金田村十社村民楊生知內心無比溫暖。

  “我們過來,就是為了保障群眾的生命健康,作為黨員在這種特殊時刻就是要發(fā)揮帶頭示范作用。”黨旗在安置點帳篷上方迎風飄揚,鮑軍海胸前的黨員徽章熠熠生輝。

作者 李增平 祁宗珠 彭娜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