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微創(chuàng)手術”讓母親河展新顏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李慶玲 楊紅霞 聞 皓 才讓東珠
發(fā)布時間:2023-09-25 07:56:35
編輯:張啟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湟水河,被譽為青海人民的“母親河”,它猶如一條碧綠的玉帶,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境內的巴哈圖山出發(fā),在湟水谷地蜿蜒流淌。所經之處兩岸山巒青翠、樹木蔥蘢,流域內河湖水清岸綠,山間谷地景色宜人。

修復后的河岸帶。聞皓 楊紅霞 才讓東珠 李慶玲 攝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9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北州海晏縣東大門處的湟水河下巴臺段,實地采訪海晏縣實施的湟水河干流河岸帶保護與修復工程。

  沿著道路一側的木棧道向河谷走去,只見河岸兩側豐茂的綠植已初現秋色,河灘上綠草萋萋,草叢深處不時飛起一只只水鳥,為湟水河平添幾分生機與活力。如此美景,很難讓人想象這里的河岸帶曾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兩岸的山體地形破碎、斷裂、溝壑縱橫,坡坎崖區(qū)域無植被覆蓋,徑流直沖,有垮塌的安全隱患;河中水質雖然較好,但由于駁岸被水流沖空,導致河床位移變寬和水土流失;岸邊林地呈點狀分布,草原斑禿面積加大,濕地分布不成體系,都無法發(fā)揮生態(tài)作用。”海晏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唐玉峰介紹說。

  面對境內湟水河水質不穩(wěn)定,河岸帶抵御環(huán)境風險的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海晏縣于2022年5月起啟動湟水河干流河岸帶保護與修復工程,對湟水河干流區(qū)域東大灘水庫南端淺灘40671平方米、南部河灘13120平方米濕地生態(tài)修復以及7千米干流河岸緩沖帶進行修復。

  項目施工設計負責人王銳告訴記者,在進行生態(tài)修復前期規(guī)劃設計時,就考慮采用“輕干預、淺介入”這一“微創(chuàng)”修復理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進行修復,避免在施工時造成對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

  “以水為例,我們利用清理的孤石做拋石駁岸,將其布置在被沖刷嚴重的岸側,阻擋水流沖刷;并且在河道狹窄處設置拋石溢流堰,阻擋水流直沖,適當抬高水位形成上游水面,降低流速,使水流中攜帶的泥沙沉淀下來。”王銳說。

  在開展河岸緩沖帶修復工程時,施工人員面對河岸帶植被覆蓋度低、部分河段岸坡裸露、面源污染等問題,通過修復原有岸坡、建設植被緩沖帶等措施,完善了森林系統(tǒng)與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連接帶和過渡區(qū),截留和過濾污染物,增強水體自凈能力,進一步改善了水質。

  此外,針對項目區(qū)內林地及濕地植被退化等問題,也選擇了鄉(xiāng)土樹種草種,或從現狀群落中選擇優(yōu)勢樹種草種進行栽植,將原本破碎的林地草地斑塊連接起來,形成更壯大更穩(wěn)固的植物群落,發(fā)揮水土保持,降碳制氧的功效,同時也為動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自然棲息地。

  記者在河岸一側林地內見到了管護員安有義,他正在撿拾枯枝和垃圾。“以前這里是荒灘,修復后變成了公園,山清水秀,景色很美。因為緊鄰東大門‘中國原子城’地標,也有很多游客來游玩。”安有義說。

  “項目今年5月完成了施工,整個實施過程,沒有用到一個立方米的混凝土,沒有外運一車土石方,沒有用到一株外來植物,沒有侵占一平方米耕地,而且修復效果非常明顯,修復成本降低。這是近幾年海晏實施最大的一個修復工程,我們要將此作為示范和標桿工程,在開展其他工程時按照這個理念和模板進行修復。”唐玉峰說。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會見中國大唐集團董事長鄒磊一行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西寧:運動會辦到居民家門口 全民參與點燃健身激情
青海茫崖:為企業(yè)營造辦稅繳費新環(huán)境
青海省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家擬表彰對象公示
關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議項目的公告
9月22日至28日民和A級景區(qū)門票5折
曲麻萊縣再獲“國字號”殊榮
24H熱點
【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國企強黨建 經濟強支撐
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青海代表團議案建議準備工作協調會
住青全國政協委員赴貴州學習考察
【全會精神在基層】"腳沾泥土" 鄉(xiāng)親們的事才能辦實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讓母親河展新顏
【記者見聞】是田園夢,也是鄉(xiāng)村振興夢
【江源新語】緊抓機遇 乘勢而上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三角城村唱響“田園牧歌”
76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我省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收費標準明年9月起調整
熱點圖片
助農秋收 彰顯企業(yè)擔當
助農秋收 彰顯企業(yè)擔當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俊柏S”景這邊獨好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擔當實干 建功立業(yè)】“擔當實干 建功立業(yè)”主題調研采訪進西寧社區(qū)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磕稃溙镩g好“豐”景——“鄉(xiāng)村行 看振興”系列報道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
西寧南北大街完成大修整治全面通車
西寧南北大街完成大...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擔當實干 建功立業(yè)】±800千伏青豫特高壓工程2023年度檢修啟動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擔當實干 建功立業(yè)】青海“綠電”千里點亮“綠色”亞運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
【慶豐收 促和美】農民的節(jié)日 豐收的盛會——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暨青海(河湟)第八屆農產品展交會見聞
【慶豐收 促和美】農...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微創(chuàng)手術”讓母親河展新顏

青海日報
2023-09-25 07: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微創(chuàng)手術”讓母親河展新顏

青海日報
2023-09-25 07: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微創(chuàng)手術”讓母親河展新顏

  • 2023-09-25 07:56:35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湟水河,被譽為青海人民的“母親河”,它猶如一條碧綠的玉帶,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境內的巴哈圖山出發(fā),在湟水谷地蜿蜒流淌。所經之處兩岸山巒青翠、樹木蔥蘢,流域內河湖水清岸綠,山間谷地景色宜人。

修復后的河岸帶。聞皓 楊紅霞 才讓東珠 李慶玲 攝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9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北州海晏縣東大門處的湟水河下巴臺段,實地采訪海晏縣實施的湟水河干流河岸帶保護與修復工程。

  沿著道路一側的木棧道向河谷走去,只見河岸兩側豐茂的綠植已初現秋色,河灘上綠草萋萋,草叢深處不時飛起一只只水鳥,為湟水河平添幾分生機與活力。如此美景,很難讓人想象這里的河岸帶曾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兩岸的山體地形破碎、斷裂、溝壑縱橫,坡坎崖區(qū)域無植被覆蓋,徑流直沖,有垮塌的安全隱患;河中水質雖然較好,但由于駁岸被水流沖空,導致河床位移變寬和水土流失;岸邊林地呈點狀分布,草原斑禿面積加大,濕地分布不成體系,都無法發(fā)揮生態(tài)作用。”海晏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唐玉峰介紹說。

  面對境內湟水河水質不穩(wěn)定,河岸帶抵御環(huán)境風險的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海晏縣于2022年5月起啟動湟水河干流河岸帶保護與修復工程,對湟水河干流區(qū)域東大灘水庫南端淺灘40671平方米、南部河灘13120平方米濕地生態(tài)修復以及7千米干流河岸緩沖帶進行修復。

  項目施工設計負責人王銳告訴記者,在進行生態(tài)修復前期規(guī)劃設計時,就考慮采用“輕干預、淺介入”這一“微創(chuàng)”修復理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進行修復,避免在施工時造成對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

  “以水為例,我們利用清理的孤石做拋石駁岸,將其布置在被沖刷嚴重的岸側,阻擋水流沖刷;并且在河道狹窄處設置拋石溢流堰,阻擋水流直沖,適當抬高水位形成上游水面,降低流速,使水流中攜帶的泥沙沉淀下來。”王銳說。

  在開展河岸緩沖帶修復工程時,施工人員面對河岸帶植被覆蓋度低、部分河段岸坡裸露、面源污染等問題,通過修復原有岸坡、建設植被緩沖帶等措施,完善了森林系統(tǒng)與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連接帶和過渡區(qū),截留和過濾污染物,增強水體自凈能力,進一步改善了水質。

  此外,針對項目區(qū)內林地及濕地植被退化等問題,也選擇了鄉(xiāng)土樹種草種,或從現狀群落中選擇優(yōu)勢樹種草種進行栽植,將原本破碎的林地草地斑塊連接起來,形成更壯大更穩(wěn)固的植物群落,發(fā)揮水土保持,降碳制氧的功效,同時也為動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自然棲息地。

  記者在河岸一側林地內見到了管護員安有義,他正在撿拾枯枝和垃圾。“以前這里是荒灘,修復后變成了公園,山清水秀,景色很美。因為緊鄰東大門‘中國原子城’地標,也有很多游客來游玩。”安有義說。

  “項目今年5月完成了施工,整個實施過程,沒有用到一個立方米的混凝土,沒有外運一車土石方,沒有用到一株外來植物,沒有侵占一平方米耕地,而且修復效果非常明顯,修復成本降低。這是近幾年海晏實施最大的一個修復工程,我們要將此作為示范和標桿工程,在開展其他工程時按照這個理念和模板進行修復。”唐玉峰說。

作者 李慶玲 楊紅霞 聞 皓 才讓東珠
編輯:張啟杰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