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藏鄉(xiāng)草原上的“法治傳聲筒”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悠然
發(fā)布時間:2025-11-09 08:42:46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鎮(zhèn)地處偏遠,牧民群眾居住分散,要讓法治觀念扎根草原,就得把法律‘說’到大家心坎里,把服務送到帳篷跟前。”作為澤庫縣司法局寧秀司法所的司法干事,索南才旦扎根這片距離西寧242公里、距澤庫縣城85公里的草原已有多年。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鎮(zhèn)有15個行政村、9個牧業(yè)合作社,17451名牧民(占澤庫全縣總人口三分之一),5所學校的3560名學生,1座寺院及5處宗教活動點,都是他法治服務的對象。憑借藏漢雙語優(yōu)勢與接地氣的普法調解方式,索南才旦成了牧民群眾身邊看得見、信得過的“法律明白人”,用專業(yè)與熱忱打通基層法律服務的“草原通道”。

  雙語普法接地氣 法治種子撒草原

  “牧戶家里聊政策,微信群里發(fā)視頻,寺院學校講案例,咱們的普法得跟著牧民的生活節(jié)奏走。”這是索南才旦開展普法工作的核心思路。針對寧秀鎮(zhèn)草場面積廣、牧民居住分散的特點,他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雙軌普法模式,讓法律知識跨越草原的距離,精準觸達每一位群眾。線上,他定期將縣司法局主辦的“諺語說法”“法治在線10分鐘”普法微視頻轉發(fā)至15個行政村的微信群,這些帶著藏鄉(xiāng)特色的普法內容,用牧民熟悉的諺語、直白的案例解讀法律條文,讓牧民在刷手機時就能輕松學法律。線下,他帶著普法手冊、宣傳展板深入牧戶帳篷,坐在炕頭與牧民拉家常,用藏漢雙語講解婚姻家庭、草場承包、鄰里糾紛等高頻法律問題,遇到聽不懂的概念,就結合牧民身邊的小事舉例,讓生硬的法條變成“草原家常話”。

  不僅如此,索南才旦還緊扣重要時間節(jié)點,在“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憲法宣傳周等時段,開展主題普法活動。截至目前,他已累計開展法治宣傳活動72次,覆蓋群眾超萬人次,牧民的法治觀念與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

  巧解合同糾紛 矛盾化解在基層

  “調解糾紛就像梳理亂麻,得先找到線頭,再用情理和法律慢慢理順。”在索南才旦看來,基層調解員不僅要懂法,更要懂民心,尤其是處理涉及牧民切身利益的糾紛時,既要守住法律底線,也要兼顧草原上的人情事理。2025年5月,他成功調解一起涉及96萬余元的農機作業(yè)合同糾紛,便是最好的例證。“這么大的金額,要是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牧民的生產生活,還可能引發(fā)更大矛盾。”索南才旦說道。

  堅守初心護穩(wěn)定 法治護航草原振興

  “寧秀鎮(zhèn)是澤庫縣人口大鎮(zhèn),這里的穩(wěn)定關乎全縣的平安。我們司法所的工作,就是要把矛盾化解在草原上,讓牧民能安心放牧、踏實生活。”從事基層司法工作多年,索南才旦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把隱患消除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當地。截至目前,他已參與調處矛盾糾紛200起,調解成功率96.86%,涉及草場承包、婚姻家庭、勞務合同等多個領域,每一起糾紛的化解,都為草原的和諧穩(wěn)定添上了一塊“基石”。

  從草原帳篷到司法所,從普法宣傳到糾紛調解,索南才旦用藏漢雙語架起“法治橋梁”,以一名基層司法干事的堅守與擔當,為牧民的幸福生活、為鄉(xiāng)村振興的推進筑牢了堅實的法治屏障。

 。▉碓矗何鲗幫韴螅

推薦閱讀
省委召開專題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出席
2025省委議消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2025年青海省期刊重點專欄推薦結果的公示
關于“大美青海云”三級等保測評項目的詢價公告
綜藝《種地吧》帶火囊謙特產
青海西寧市創(chuàng)新機制推進孤獨癥兒童關愛行動
24H熱點
青!00后”小將全運會首秀實現預期目標
薪火相傳擔使命 筆耕不輟赴新程
青海女子公路自行車隊取得全運會最好成績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創(chuàng)新服務暖人心 讓幸福感在...
青海元素“點睛”,旅游冰箱貼受追捧
【青!皟缮健贝鹁怼恳簧讲貎缮 古城披新衣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駐村9年,讓深山牧業(yè)村...
不悔青春又四年——青海男子公路自行車隊賽前訓練見聞
【進博會青海進行時】進博“青”香引客來 高原好物...
【輝煌“十四五” 改革譜新篇·說說這五年】一碗面...
熱點圖片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創(chuàng)新服務暖人心 讓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
青海女子公路自行車隊取得全運會最好成績
青海女子公路自行車...
薪火相傳擔使命 筆耕不輟赴新程
薪火相傳擔使命 筆耕...
青!00后”小將全運會首秀實現預期目標
青!00后”小將全...
青海元素“點睛”,旅游冰箱貼受追捧
青海元素“點睛”,...
【青海“兩山”答卷】一山藏兩色 古城披新衣
【青海“兩山”答卷...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駐村9年,讓深山牧業(yè)村 蛻變?yōu)椤靶腋4濉? border=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不悔青春又四年——青海男子公路自行車隊賽前訓練見聞
不悔青春又四年——...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藏鄉(xiāng)草原上的“法治傳聲筒”

西寧晚報
2025-11-09 08: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藏鄉(xiāng)草原上的“法治傳聲筒”

西寧晚報
2025-11-09 08: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藏鄉(xiāng)草原上的“法治傳聲筒”

  • 2025-11-09 08:42:46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鎮(zhèn)地處偏遠,牧民群眾居住分散,要讓法治觀念扎根草原,就得把法律‘說’到大家心坎里,把服務送到帳篷跟前。”作為澤庫縣司法局寧秀司法所的司法干事,索南才旦扎根這片距離西寧242公里、距澤庫縣城85公里的草原已有多年。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鎮(zhèn)有15個行政村、9個牧業(yè)合作社,17451名牧民(占澤庫全縣總人口三分之一),5所學校的3560名學生,1座寺院及5處宗教活動點,都是他法治服務的對象。憑借藏漢雙語優(yōu)勢與接地氣的普法調解方式,索南才旦成了牧民群眾身邊看得見、信得過的“法律明白人”,用專業(yè)與熱忱打通基層法律服務的“草原通道”。

  雙語普法接地氣 法治種子撒草原

  “牧戶家里聊政策,微信群里發(fā)視頻,寺院學校講案例,咱們的普法得跟著牧民的生活節(jié)奏走。”這是索南才旦開展普法工作的核心思路。針對寧秀鎮(zhèn)草場面積廣、牧民居住分散的特點,他創(chuàng)新“線上+線下”雙軌普法模式,讓法律知識跨越草原的距離,精準觸達每一位群眾。線上,他定期將縣司法局主辦的“諺語說法”“法治在線10分鐘”普法微視頻轉發(fā)至15個行政村的微信群,這些帶著藏鄉(xiāng)特色的普法內容,用牧民熟悉的諺語、直白的案例解讀法律條文,讓牧民在刷手機時就能輕松學法律。線下,他帶著普法手冊、宣傳展板深入牧戶帳篷,坐在炕頭與牧民拉家常,用藏漢雙語講解婚姻家庭、草場承包、鄰里糾紛等高頻法律問題,遇到聽不懂的概念,就結合牧民身邊的小事舉例,讓生硬的法條變成“草原家常話”。

  不僅如此,索南才旦還緊扣重要時間節(jié)點,在“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憲法宣傳周等時段,開展主題普法活動。截至目前,他已累計開展法治宣傳活動72次,覆蓋群眾超萬人次,牧民的法治觀念與素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

  巧解合同糾紛 矛盾化解在基層

  “調解糾紛就像梳理亂麻,得先找到線頭,再用情理和法律慢慢理順。”在索南才旦看來,基層調解員不僅要懂法,更要懂民心,尤其是處理涉及牧民切身利益的糾紛時,既要守住法律底線,也要兼顧草原上的人情事理。2025年5月,他成功調解一起涉及96萬余元的農機作業(yè)合同糾紛,便是最好的例證。“這么大的金額,要是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牧民的生產生活,還可能引發(fā)更大矛盾。”索南才旦說道。

  堅守初心護穩(wěn)定 法治護航草原振興

  “寧秀鎮(zhèn)是澤庫縣人口大鎮(zhèn),這里的穩(wěn)定關乎全縣的平安。我們司法所的工作,就是要把矛盾化解在草原上,讓牧民能安心放牧、踏實生活。”從事基層司法工作多年,索南才旦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把隱患消除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當地。截至目前,他已參與調處矛盾糾紛200起,調解成功率96.86%,涉及草場承包、婚姻家庭、勞務合同等多個領域,每一起糾紛的化解,都為草原的和諧穩(wěn)定添上了一塊“基石”。

  從草原帳篷到司法所,從普法宣傳到糾紛調解,索南才旦用藏漢雙語架起“法治橋梁”,以一名基層司法干事的堅守與擔當,為牧民的幸福生活、為鄉(xiāng)村振興的推進筑牢了堅實的法治屏障。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 悠然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